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对比
注:①2008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28.5亿吨标准煤,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②2010年从海外进口原油2.4亿吨,对外依存度高达54.5%。
材料二 从全世界来看,全球气温上升、能源枯竭,又使得新能源汽车受到追捧。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核心技术是电池,中国比亚迪汽车打破常规,经过上万次试验和测试,成功研发出高能高容量的高铁电池,在电动汽车的发展中夺得先机。但如何进一步缩短充电时间、减少电池体积,则仍需有新的技术突破。
材料三 近日,凤凰网对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预期进行了一次网络调查。调查情况如下:
您认为新能源汽车推广面临的主要难题是?(调查人数: 27425 人)
(1)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运用哲学有关知识,阐述求索真理的历程。
(3)如果你是我国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看到上述调查后,认为应该怎样履行好经济建设职能,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弯道超车”?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曾提出的一个问题震撼了所有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被称为“钱学森之问”的问题,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深思。安徽某市11位市民联合《新安晚报》给新任教育部领导发出一封公开信: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
(1)市民联合《新安晚报》给教育部领导发出公开信的行为属于公民通过哪些方式参与民主决策?
(2)我国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有何重要意义?
表一:十一五期间我国居民收入与恩格尔系数变化表
注: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超过1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4000美元,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表二、1978年—2010年我国基尼系数变化表
注:根据国际标准,基尼系数在0.2以下为居民收入分配高度平均;在0.2和0.3之间为相对平均;在0.3和0.4之间较为合理;高于0.4表明差距偏大。
材料:2010年12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回答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提出的“民意对于中国政府对政策有多大影响力”这一问题时,温总理表示,“我们国家的发展不仅是要搞好经济建设,而且要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和自由的发展,这三者不可偏废。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其根本目的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而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我认为,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
(1)表一、表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运用《经济生活》中收入与分配的知识,说明我国现阶段应如何从制度层面恰当处理表一、表二中出现的问题。
(3)请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有关知识,论证材料中“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这一理念的价值定位。
材料一: 2009年,在市场偏紧的形势下,浙江省文化产业呈现“逆势上扬”的势头,广播影视动画业取得突出进展,网游、会展业等重点产业逆势而上,对经济增长贡献比较明显,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同时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在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提升人的素质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材料二:2011年2月28日,杭州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增加土地有效供应,进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建设力度;严格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和税收政策,进一步有效遏制投机、投资性购房;加快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逐步完善房地产统计基础数据;加强监管,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规定严格执行税收政策,个人将购买不足5年的住房转手交易的,全额征收营业税,同时交易利润要全额交纳所得税;对已有2套及以上的本市户籍居民和已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户籍居民暂停向其售房。
(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说明浙江省文化产业在市场偏紧的形势下“逆
势上扬”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说明杭州市政府出台房产新政的现实意义。(10分)
农村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对农村改革发展的认识不断得到深化。党的十六大就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个多月之后,中央召开农村工作会议,要求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十六届六中全会将逐步扭转城乡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作为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大就如何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农村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二是形成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经济格局,三是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上述材料体现了认识论的哪些道理?(15分)
“让群众吃好、穿好、住好是我们村干部义不容辞的职责。”2009年受云南省委表彰的、墨江县那哈张牛红村党支部书记白文学在报告中说出的这句话,朴实却凝聚着强烈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赢得了听众席上经久不息的掌声!这位来自贫困山村的领头人,17个春秋扎根农村,用一颗赤诚的公仆心改变家乡面貌,抓党建,保稳定、促发展,种茶叶、橡胶,改善基础设施,调处矛盾纠纷,举办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提高村民素质,带领大家建设和美好的新家园。17年来,在建设新农村的征程中,处处留下了他辛勤的汗水和坚忍不拔的足迹。
分析 “让群众吃好、穿好、住好是我们村干部义不容辞的职责”的哲学依据。(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