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在观察强大对手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运动的目的就是弄那么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关于文中的“运动”,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 B.对封建教育进行了冲击 |
C.创办的企业都是资本主义性质的 | D.中国的国防观念发生了变化 |
1913年,泰戈尔凭借其著名长诗《吉檀迦利》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得奖评语这样写道:“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以高超的技巧,并由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该评语体现出泰戈尔的作品()
A.充满了浪漫主义的精神 |
B.代表了东方文学的最高水平 |
C.体现了东西文化的融合 |
D.反映了民族独立的迫切要求 |
“苏俄绝大多数老近卫军、干部和党员是因投身革命而走到领导岗位的,心中充满革命理想主义和阶级斗争观念。有些领导干部一再说,新经济政策实行后,在苏联经济中已没有留下什么社会主义因素了”。此材料表明了新经济政策在二十年代末终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A.历史传统力量影响至深 |
B.缺乏政治体制改革的相应配合 |
C.急于加快发展的赶超心理 |
D.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
《独立宣言》写道:“代表权对人民来说具有无可估量的意义,而对暴君来说是可怕的。”这句话体现在美国1787年宪法中就是()
A.美国总统和国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 |
B.美国实行联邦制 |
C.美国最高法院的大法官通过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 |
D.美国政府采取三权分立的办法实现制约和平衡 |
《海国图志》中记载:“(某国)都城有公会所,内分两所,一曰爵房,一曰乡绅房。爵房者,有爵位贵人及耶稣教师处之;乡绅房者,由庶民推举有才识学术者处于。国有大事,王谕相,相告之爵房,聚众公议,参以条例,决其可否,辗转告乡绅房,必乡绅大众允诺而后行,否则寝其事勿论。”这段文字描述的制度最有可能的是()
A.英国的议会制 | B.法国的共和制 |
C.美国的三权分立制 | D.德国的二元制君主制 |
据新华社2013年12月1日报,今天上午9时51分,高铁G420次从天津西站缓缓始发,开往秦皇岛,津秦高铁宣告正式通车。其正式通车,意味着东北高铁网正式联入全国高铁网,将大幅缩短旅客往来华南、华东与东北间的旅行时间。作为新型交通工具的火车在19世纪末传入中国,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促进了信息的交流和思想观念的转变 |
B.带来了一些城镇的兴衰 |
C.便利了列强进一步掠夺中国经济 |
D.减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