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南半球某区域经纬网图,回答下列各题。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两地的地方时相差1小时20分钟 |
B.任何一日,③、④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差为20° |
C.③地位于④地的东北方 |
D.①、②两点间的距离等于②、③两点间的距离 |
①地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 B.热带草原气候 | C.地中海气候 | D.亚热带季风气候 |
一艘货轮12月初从香港出发驶往鹿特丹港,历时近2个月。据此完成1~3题。
1.选择最近路线航行,货轮经过海峡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 | B.④③②① | C.③④①② | D.③①④② |
2.货轮通过①海峡时,其航行情况为
A.顺风顺水 | B.顺风逆水 | C.逆风顺水 | D.逆风逆水 |
3.若沿途不装卸任何货物,经过④海峡后,货轮的吃水深度将会
A.变浅 | B.加深 | C.不变 | D.无法判断 |
资料表明,近年来北冰洋海冰融化速度加快,流出北冰洋的洋流增强。同期,墨西哥湾暖流较为稳定,北大西洋暖流速度减缓。据此并读图,回答9-10题:
9.图中A处洋流流速的变化表现为
A.加快 | B.减慢 | C.稳定 | D.不能确定 |
10.B处海水蒸发量增加,对同纬度东岸陆地造成的影响是
A.增温降湿 | B.增温增湿 | C.降温降湿 | D.降温增湿 |
据CCTV.com消息(午夜新闻)报道:我国首支大学生北极考察队2008年2月28号从北京出发,前往北极。考察队的十名大学生是从全国3000多名报名选手中选拔出来的,他们在为期半个月的考察活动期间,将深入挪威斯瓦尔巴德地区进行考察,还将进入被誉为北极科学圣地的新奥尔松地区,利用我国北极黄河站进行科学考察。结合下图回答7-8题。
7.有关图中①处附近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沿岸气候起到增温增湿作用 |
B.对沿岸气候起到降温降湿作用 |
C.从成因上看属于密度流 |
D.从成因上看属于补偿流 |
8.当②处洋流和④处洋流流向一致时,
A.长江口盐度较其他时期有所升高 |
B.海洋上等温线向南凸出 |
C.澳大利亚西北部盛行西北风 |
D.天山雪线降低 |
读某地1月份等温线分布图,回答3—6题
3.造成图中等温线分布形势的主要原因是( )
A.海陆差异 | B.纬度差异 | C.地形特征 | D.洋流的影响 |
4.图中甲地的自然带类型是( )
A.热带沙漠带 | B.热带草原带 | C.热带雨林带 |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
5.图中海域附近有世界上著名的渔场,该渔场的成因是( )
A.寒暖流的交汇 |
B.沿岸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
C.由于季节变化导致上下层海水间的运动 |
D.上升流带来丰富的饵料 |
6.近年来发生频率越来越快的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对该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
A.甲地平均气温下降 | B.甲地更加干旱 |
C.甲地暴雨成灾 | D.沿海渔场渔获量大增 |
读海陆气温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为洋流)完成1-2题。判断下列正确的是()
A.此图表示北半球的冬季 | B.此图表示南半球的冬季 |
C.此图表示北半球的夏季 | D.此图表示南半球的夏季 |
此洋流可能是
A.巴西暖流 | B.秘鲁寒流 | C.加利福尼亚寒流 | D.阿拉斯加暖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