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都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的 |
| B.目前基因工程中所有的目的基因都是从供体细胞直接分离得到的 |
| C.基因工程能使科学家打破物种界限,定向地改造生物性状 |
| D.只要检测出受体细胞中含有目的基因,那么目的基因一定能成功地进行表达 |
生命系统不包括 ( )
| A.原子 | B.细胞 | C.组织 | D.生物圈 |
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①生活在人的大肠内的细菌等生物 ②某一池塘中的全部鱼类
③肺炎患者肺部的肺炎双球菌 ④一根枯木及枯木上所有生物
|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③②① | D.③①④ |
下列生物中,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 )
| A.酵母菌 | B.SARS病毒 | C.蓝藻 | D.大肠杆菌 |
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 A.蓝藻和酵母菌 | B.蓝藻和硝化细菌 |
| C.绿藻和根瘤菌 | D.水绵和紫菜 |
草原上生活着鹿、兔、狼和狐等生物,雄鹿有角,雌鹿无角,通常情况下这种鹿的雌雄个体分群活动(生殖季节除外),有人提出“鹿角效应”假说解释这种同性聚群现象,即一群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捕食者,降低被捕食的风险。回答下列问题:
(1)该草原上的雌鹿群和雄鹿群属于(填“不同”或“同一”)种群。
(2)草、鹿、兔、狼、狐和土壤中的微生物共同形成一个(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
(3)为探究“鹿角效应”假说是否成立,某同学用狗(能将抛入流水池中的漂浮物叼回来)、项圈和棍棒做了如下3组实验:甲组同时向流水池中抛出2个相同的项圈,乙组同时抛出2个相同的棍棒,丙组则同时抛出1个项圈和1个棍棒。记录每次抛出后狗叼回第一个漂浮物的时间。若丙组平均时间(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他两组,则实验结果支持该假说。测试时间要求甲、乙、丙三组抛出项圈或棍棒的距离(填“相同”或“不同”)。本实验中项圈或棍棒相当于草原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