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和城市空气质量(pm10指的是空气中直径小于10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的变化情况

根据上述材料,下列关于该城市说法正确的是

A.林地面积变化幅度最大 B.道路与广场用地面积变化很小
C.房屋用地有所减少 D.城市空气质量下降

下列举措中不适合该城市的是

A.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粉尘排放
B.提高城市绿化水平
C.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分区
D.提高建筑物密度,充分利用城市土地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甲、乙两地的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

A.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形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地面状况
C.大气环流 D.洋流

关于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地均以温带荒漠带为主 B.甲地风力侵蚀作用显著
C.甲、乙两地均盛行西北风 D.乙地河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部分地区自然环境出现了系列反常现象。回答下列小题。
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
①洪涝等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 ②秘鲁渔场鱼类资源减少 ③华北地区树枝提前抽芽④天山终年积雪的雪线下降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自然界中某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一系列因素的变化。气候变暖使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减小,会引起该地域自然环境的连锁变化,这种变化包括
①地表温度年变化增大②喜马拉雅山脉高度增加③羊八井地热温度升高④地表岩石风化速度变快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读图后回答问题:(8分)

(1)如果此图表示的热力环流,B、C在近地面,A、D在高空,箭头表示空气气流流动方向,则B、C两处气压高的是_______,受热处是______。
(2)如果此图表示的是海陆间水循环,B、C在近地面,A、D在高空,则①表示③表示______,受人类影响较多的是______过程(填数字)。(3分)
(3)如果此图用于表示岩石圈物质循环,C表示岩浆,则②表示________过程,④表示___________ 作用,三大类岩石中含有化石的是岩。(3分)

下图为“中国历史时期野象活动地点分布图”,分析回答下题。

据图分析可以得出,公元前500年至公元1830年野象活动北界()

A.不断北移 B.不断东移
C.不断南移 D.不断西移

关于该历史时期气候与现代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时期气候变化趋势基本吻合
B.现代气候变暖使全球陆地面积增大
C.该历史时期我国1月份0°C等温线的位置北移
D.该历史时期雪线不断降低,现代则趋向升高

风尘沉积通量大小可以指示地区干燥度的变化。下图反映了青藏高原隆起与西北地区风尘沉积通量变化情况,读图回答下题。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推断青藏高原隆起后,我国西北地区可能()

A.冰川作用增强 B.流水作用增强
C.风力作用增强 D.变质作用增强

根据图中信息分析,青藏高原的隆起对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①气候的大陆性变强②植被覆盖率增大③河湖及其水量增加④太阳能资源更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