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甲、乙两地的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

A.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形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地面状况
C.大气环流 D.洋流

关于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地均以温带荒漠带为主 B.甲地风力侵蚀作用显著
C.甲、乙两地均盛行西北风 D.乙地河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乡村集市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海岸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甲、乙两地分别位于我国两大不同的地形区中。据下表回答问题。

地区
经纬度
海拔(米)
一月平均气温(℃)
七月平均气温(℃)

102°E,25°N
1 891
7.7
19.8

113°E,28°N
68
4
32


甲、乙两地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

A.云贵高原、成都平原
B.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C.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D.云贵高原、洞庭湖平原

甲地夏季气温明显低于乙地,其主要原因是()

A.所处地形类型不同
B.所属气候类型不同
C.所处海陆位置不同
D.所处纬度位置不同

读图,回答问题。

图中四省区中,临海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图中四省区中,纬度最高、位置最偏东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图中四省区中,少数民族最多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我国幅员辽阔,东西相距约5 000千米,跨经度60多度,这就造成了()

四川盆地与准噶尔盆地相比较,其相同点是()

A.都位于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
B.都有绿洲农业
C.都属外流区域
D.都分布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等

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地理界线是下列中的()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D.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秦岭—淮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