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1日北京时间13时46分,日本附近海域(38.1°N,142.6°E)发生了9级大地震并引发海啸。地震导致东北部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核辐射物质被“黑潮”输送进入北太平洋。据此回答27~28题。本次地震引发了巨大的海啸,下面各地可能受此次海啸影响的是( )
A.里约热内卢和悉尼 |
B.孟买和鹿特丹 |
C.罗马和高雄 |
D.圣弗朗西斯科和温哥华 |
对材料中“黑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 对日本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② 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自东北向西南流动
③与加利福尼亚寒流交汇形成大渔场
④对核泄露污染物有扩散稀释作用
A.①④ | B.②④ | C.③④ | D.②③ |
下图是某区域地质地貌剖面图。读图,回答小题。图中高速公路隧道穿过( )
A.向斜谷 B.背斜谷 C.向斜山 D背斜山图中甲地多见芽、溶洞等地形,推断未知岩层应为( )
A.页岩 | B.板岩 | C.石灰岩 | D.花岗岩 |
若河流沿岸地区柑橘分布广泛,则图中乙地常见植被类型最可能为( )
A.常绿阔叶林 | B.落叶阔叶林 | C.针阔混交林 | D.针叶林 |
某考察小组在7月份进入一个海拔3 000多米的河谷,看到谷地中绿油油的青稞和黄灿灿的油菜花交相辉映,而目力所及的山坡却寸草不生。据此完成小题。山坡寸草不生,反映出该地区()
A.昼夜温差大 | B.年降水量少 |
C.水土流失严重 | D.地质灾害频发 |
该河谷农田用水依赖()
A.当地降水 | B.远程调水 |
C.冰雪融水 | D.地下水 |
读下面某区域气候分布图,回答小题。Q地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 B.地中海气候 |
C.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 D.温带季风气候 |
P、S两地纬度大致相同,而气候类型不同,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 B.海陆位置 | C.洋流 | D.地形 |
E、F、P三地自然带分布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由赤道到两级的地域分异 |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
C.垂直地域分异 |
D.非地带性分异 |
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当日天气晴朗,日出时间为5时。读图回答小题。由图中信息可分析出()
A.5时、20时大气较稳定 |
B.12时、15时出现逆温现象 |
C.大气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 |
D.气温日较差自下而上增大 |
当地该日()
A.日落时间为17时 |
B.与海口相比白昼较长 |
C.正午地物影子年内最长 |
D.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向 |
下图所示区域内自南向北年降水量由约200mm增至500mm左右,沙漠地区年降水量仅50mm左右。据此完成小题。图中甲地区夏季降水量最接近()
A.50mm | B.150mm | C.200mm | D.250mm |
解决该区域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有()
①引湖水灌溉②海水淡化
③改进灌溉技术④建水库调节径流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甲地区农业发达,其成功之处在于()
A.提高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 B.调节了降水的季节分配 |
C.调节了降水的年际变化 | D.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