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城市的“痛”与“快”】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当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后世博时代,我们的城市正变得更发达、更多彩时,交通拥堵如“首都变成首堵”, “交通两难”成为城市“癌症”、 有报道“15城市因堵车每天损失近10亿”等等诸多“城”长烦恼也在困扰着我们。
(1)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城市的“痛”与“快”。(8分)
材料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越来越多,城市汽车拥堵情况也随之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市民提倡绿色出行、尽量少用私家车,网络拼车现象风声水起,许多有车一族积极加入“低碳出行、我先行”的队伍中,但也一些私家车主认为,缓解交通拥堵的难题是政府部门的事,与自己无关,更没理由让自己少用私家车。
(2)结合材料二,你怎样认识私家车主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上的冲突?(8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面是餐桌上的一段对话:
妈妈:“这是从老家拿来的青菜,是纯绿色食品,大家多吃点。”
小张:“我不相信,现在还有没被污染的青菜!”
爷爷:“吃吧!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爸爸:“哎!真希望大家都能出点力,帮助有关部门治理餐桌污染,让老百姓吃得放心。”
运用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的知识,就公民在维护食品安全问题提3条合理化建议。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山东省将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作为融入环渤海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九次代表大会的决议和山东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省“十一五规划纲要,均提出要加强该经济区的规划建设,山东省人民政府组织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进行了大量研究论证,并制定出台了《黄河三角洲高教生态经济匡发展规划》。
依据材料回答,该规划的确立过程体现了哪一些政治生活道理?( 12分)

材料: A市政府出台一系列措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其中有:落实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元(含3万元)的中小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规范银行服务收费标准,清理纠正不合理收费项目,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完善中小企业危机处理机制,营造中小企业良好发展环境,要求企业改变过去靠廉价劳动力发展的短视行为,转向依靠创新驱动;加强对困难中小企业的定期走访和帮扶工作,积极为中小企业在融资、市场开拓、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等方面提供支持。
结合材料,谈谈A市政府是如何履行经济职能的。

根据下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地沟油”泛指在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劣质油,长期食用可能会引发癌症,对人危害极大。由于存在极大的经济诱惑,有人铤而走险,销售“地沟油”。针对民众反映强烈的“地沟油”问题,国务院决定,组织开展“地沟油”等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工作。2011年9月,公安部破获特大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案件,一条“地沟油”黑色产业链条浮出水面。
结合材料,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地沟油”泛滥的原因
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应该如何整治“地沟油”

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根据以下探究活动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我国总体就业压力巨大的情况下,众多企业手握订单却找不到工人,这种现象引起了高三(1)班同学的关注。为此,他们成立课题组,对“用工荒”现象进行深入研究。
情景再现:
情景一 一家大工厂招收开机床的工人,开出100元到150元一天的工资,但是要求能看懂机床构造图,由于劳务市场上没几个人能看懂,所以招不到工人。
情景二 80后的小王在一家玩具厂做生产工人,由于车间温度过高,并且长时间加班还不能及时获得报酬,半年后她辞职回家了。
情景三 某工厂招聘普通技工,小李说:“也知道好的技工挣得比白领多,但说实话,大学毕业后我是不愿意去做工人的。”
问题探讨:
近几年,沿海一些省份出现企业“用工荒”困境,并呈现出向全国蔓延的趋势。在一些用人单位,技工、销售代表、职业顾问等职位难以招到员工。但另一方面,大型国企和机关事业单位招考又异常火爆。“用工难”和“就业难”并存。
请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分析上述几家工厂为什么招不到工人? “用工荒”出现会带来什么经济影响?
作为一名劳动者,你如何在“就业难”的境况下实现顺利就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