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一些反映爱国情结的优秀文化作品,如《建国大业》
《风声》等,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唱响了2009年荧屏的主旋律。这主要说明了
①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呈现出由多样化向一元化转化的特点 ②主旋律作品在文化生活中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③发展先进文化必须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反映了
A.人们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实现对艺术形象的主观创造 |
B.意识活动在艺术的领域内能够独立于物质之外 |
C.思维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把现实的东西变成意识 |
D.意识活动在艺术创作中具有独特的主动创造性 |
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增收新词语和其他词语近3000条,增补新义400多项,共收录条目69000余条。近年来涌现的新事物,社会生活的新变化,通过这些新词、新义得以充分的反映。这体现了
A.物质是对意识的反映 | B.大脑是思维运动的根据 |
C.客观与主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D.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
A.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思考 | B.哲学的智慧在于指导人的认识活动 |
C.哲学的智慧源自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 D.哲学的智慧体现在指导人的实践活动 |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说:“识时务者为俊杰”。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角度看,所谓“时务”是指:
A.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 B.生产力要适应生产关系状况的规律 |
C.经济基础决定于上层建筑的规律 | D.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阶级斗争规律 |
马克思哲学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创造出了崭新的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说明:
A.对传统文化要加以改造和剔除 | B.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
C.创造新文化必须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 D.马克思主义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