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是一幅法国报刊上的政治讽刺漫画:义和团杀外国人为"野蛮:(BARBARIE);外国人杀义和团为"文明"(CIVILISATION)。这幅漫画的作者意在

| A. | 主张武力解决争端 |
| B. | 抨击西方殖民侵略 |
| C. | 混淆文明与野蛮的界限 |
| D. | 承认殖民者的双重标准 |
彼得·李伯庚在《欧洲文化史》中说:“莫扎特(1756~1791)的乐曲听众往往只是挤满一个客厅,而贝多芬的交响乐则是为音乐厅的上千听众而创作的。”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封建等级观念被削弱 | B.共和制度的确立 |
| C.普通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 | D.民主平等思想开始传播 |
歌曲《走进新时代》唱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建国之后毛泽东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
①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
②对社会主义阶段主要矛盾和总任务的论断
③对社会主义建设速度问题的分析
④社会主义阶级斗争问题的论断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 | D.①② |
1918年,孙中山致电新建立的俄国苏维埃政府,“希望中俄两国革命党团结一致,共同奋斗”。这表明孙中山
| A.已经接受了列宁主义 | B.重视十月革命的国际意义 |
| C.希望在中国建立苏维埃政府 | D.确立了“联俄”政策 |
1905年《民报》创刊号刊登了黄帝像(见下图)。其主要目的是
| A.提倡民主自由 | B.宣传排满革命 |
| C.倡导个人崇拜 | D.反对帝国主义 |
“欲人诵经史、明大义,以敦君臣父子之伦也。虽机警多智,可以富国强兵,或恐不利于社稷。”这段话应该是
| A.洋务派抨击维新派的言论 | B.维新派抨击洋务派的言论 |
| C.顽固派抨击洋务派的言论 | D.维新派抨击顽固派的言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