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家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统计.l820年中用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2.9%.西殴各国的总和占23. 6%.美国和日本分别占l.8%和3%。上述统计表明当时的中国
| A. | 仍是世界经济文化中心 | B. | 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 |
| C. |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 D. | 经济总量远超欧美各国 |
陆游《杂赋》诗写道:“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从这句诗中,我们能获得的最有效的信息是
| A.作为乡村集市的草市出现于宋代 | B.宋代的草市已具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
| C.宋代的草市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督 | D.陆游所说的草市位于东京汴河两岸 |
有位学者把17世纪40年代明朝崇祯帝和英国查理一世两位君主的暴亡,视为东西方天平失衡的开端。其观察到的历史影响因素是
| A.社会形态转变 |
| B.民族矛盾激化 |
| C.革命力量兴起 |
| D.文化途径迥异 |
图反映的历史现象发生于
| A.法国大革命中 |
| B.联邦德国境内 |
| C.20世纪中期 |
| D.欧盟东扩过程 |
《鲁滨逊漂流记》描述了鲁滨逊和野人“星期五”在无人荒岛上享受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这部小说在18世纪的欧洲颇受欢迎,主要原因是它
| A.体现了启蒙思想 | B.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
| C.彰显了冒险精神 | D.适应殖民扩张要求 |
1984年,国家规定村民选举制度。这一规定
| A.开辟了直接选拔政府管理人员的有效途径 |
| B.使农民拥有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 C.体现了民主的广泛性 |
| D.是我国政府组成的重大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