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某电动机的三组线圈①、②、③阻值相同,均为几欧姆,接法可能是图1中甲、乙两种之一,ABC是外接头。现有一组线圈断路,维修人员通过多用电表测量外接头之间的电阻来判断故障,若测AB之间BC之间AC之间的电阻时,多用电表指针偏转分别如图2abc所示,则测量中使用的欧姆档的倍率是(填),三组线圈的接法是(填甲或乙),断路线圈是(填①、②或③)。


                                  图2
(2)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利用米尺、秒表、轻绳、轻滑轮、轨道、滑块、托盘和砝码等器材来制定滑块和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滑块和托盘上分别放有若干砝码,滑块质量为M,滑块上砝码总质量为m,托盘和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为m`,实验中,滑块在水平轨道上从AB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g取10m/s22
①为测量滑块的加速度a,须测出它在AB间运动的,计算的运动学公式是

②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得到am的关系为:a=(1+μ)gM+(m`+m)m-μg,他想通过多次改变m,测出相应的a值,并利用上式来计算μ。若要求am的一次函数,必须使上式中的保持不变,实验中应将从托盘中取出的砝码置于

③实验得到的关系如图所示,由此可知μ=(取两位有效数字)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验中常用仪器及其正确操作方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某学生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时,测出多组单摆的摆长l和运动周期T,根据实验数据作出T2—l图像。则(1)写出由单摆做间谐运动而得到的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由图像计算出的重力加速度gm/s2.(取π2=9.87)

(2)理论上该实验图像应该是一条过原点的斜线,而该同学由于在测摆长时未加上小球的半径,所以得到如图所示的图线,这样通过第一问的方法计算出来的重力加速度与正确操作相比,其结果(填“偏大”、“偏小”、“相同”)

如图(5a)所示是“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装置图。

(1)图(5b)是正确实验后的数据,其中O为抛出点,则此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____m/s。
(2)在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引起实验误差的原因是(   )

A.安装斜槽时,斜槽末端切线方向要求水平
B.确定Oy轴时,必须用重垂线
C.斜槽不是绝对光滑的,有一定摩擦
D.根据曲线计算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时,在曲线上取作计算的点离原点O较近

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中,将4mL的纯油酸溶液滴入20L无水酒精溶液中充分混合.注射器中1mL的上述混合溶液可分50滴均匀滴出,将其中的1滴滴入盛水的浅盘里,待水面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在玻璃板上描出油膜的轮廓,随后把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其形状如图所示,坐标纸上正方形小方格的边长为10mm.试解答下列问题,(结果均取一位有效数字)

①油酸膜的面积约是_________m2
②已知每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是,油酸分子的直径是_______________m。

如图1所示,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将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条亮纹中心对齐,将该亮纹定为第1条亮纹,此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2所示,示数为_____mm。然后同方向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第4条亮纹中心对齐,记下此时图3中手轮上的示数________mm,求得相邻亮纹的间距Δy为_______mm。
已知单缝与双缝的距离L1,双缝与屏的距离L2,单缝宽d1,双缝间距d,计算波长的公式λ=_________,(用物理符号表示)

如图所示,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其中L0、d、n、t分别表示实验时已测得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可以算出:

悬线长度(m)
摆球直径(m)
全振动次数
完成n次全振动的时间(s)
L0
d
n
t


(1)单摆的摆长L=_________;
(2)单摆的周期T=_____________;
(3)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