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实验一:用不带特殊病原体的小鼠进行如下特异性免疫实验,过程如图1,结果如图2,





(1)实验中,对B组小鼠的处理是作为A租小鼠的处理。
(2)从图2可知,Ⅱ组与Ⅳ组相比,小鼠脾脏中的活细菌数量的增长趋势,说明血清中的不能有效抑制脾脏内的细菌繁殖。注射来自于A组小鼠的T细胞后,在4天内Ⅰ组小鼠脾脏中的活细菌数量,说明该组T细胞(活化T细胞)细菌数量的增长,由此推测该细菌生活在
(3)实验中,Ⅰ~Ⅳ组小鼠感染的是,感染的时间是在注射T细胞或血清的天。
实验二:在体外观察小鼠的T细胞和巨噬细胞(一种吞噬细胞)对细菌X的杀伤力,结果如图3。
图 3 实验二结果图
(4)由图3可知,能有效杀伤细菌X的是细胞,而不是活化T细胞。
(5)有人假设,活化T细胞释放某种物质活化了巨噬细胞。若用体外实验验证该假设,实验组应选择的实验材料包括。(填选项前的符号)。
a.培养过活化T细胞的培养液   b.培养过巨噬细胞的培养液
c.A组小鼠的巨噬细胞         d.B组小鼠的巨噬细胞
e.培养过未活化T细胞培养液     f.细菌X

(6)该系列实验的目的是研究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恒温动物保持体温恒定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保证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内的部分同学认为维持体温恒定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还有部分同学认为位于脊髓。假设你是该小组的一员,请利用提供的大小相同、健康生长的小白鼠若干作实验材料,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究。请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根据实验过程可能得到的实验结果,推断得出相应的实验结论。
(1)实验步骤:
①将小白鼠平均分成四组,分别标号甲、乙、丙、丁。


③将四组小白鼠同时放在寒冷环境下,观察并记录四组小白鼠的体温。
(2)实验结果及结论:





某温带草原里有鸟、昆虫、猫头鹰、蟾蜍、鼠和蛇等6种动物,它们之间的关系是:①猫头鹰以蛇、鼠、鸟为食;②昆虫、鸟及鼠以草为食;③蟾蜍和鸟以昆虫为食;④蛇以蟾蜍、鼠为食。请分析回答:
(1)以食物网的形式表示出该生态系统中上述生物间的关系。
(2)此生态系统中有条食物链;其中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的是
;除题中所示成分外,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成分还应有
(3)上述食物网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其中通过同化作用所得到的能量最多的是
(4)调查该生态系统中稗草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5)由于某种原因,该草原上昆虫大量减少,则猫头鹰的数量将,原因是

南海某岛屿,土壤肥沃,气候宜人,一些农户迁入居住,若干年后,岛上人口增长曲线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

(1)整个岛屿可以看做是一个
(2)在m年内,岛上人口增长呈型曲线;当人口数量接近n时,环境阻力越来越大,n是该岛人口的
(3)当人口数量强行增长到O点时,很快就会下降
到P点,原因是人口剧增后,岛上生活资源发生短缺,各种人为因素使整个岛屿的稳定性遭到破坏。由此说明该岛上生态环境的能力是有限的,人类发展必须遵循其发展规律,才能实现良性循环。
(4)当人口数量超过n时,为了使该岛上的人口数量下降并稳定在n左右,从种群特征的角度分析,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下图中图A表示玉米种子在黑暗中萌发时,测得的胚芽鞘与幼根中各部分生长素含量的变化情况;图B表示切除玉米胚芽鞘顶端后,在其左侧放置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将实验装置在黑暗中放置12小时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图C表示琼脂块中不同生长素浓度与胚芽鞘向右弯曲的角度之间的关系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

(1)由图A可知,合成生长素旺盛的部位是
(2)生长素在胚芽鞘和幼根中的运输方向是

(3)促进根尖部位生长的植物激素除生长素外,还有,其作用是
(4)将实验装置放置在黑暗中的目的是;分析图C所示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下图为水盐平衡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当吃食物过咸时,就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使[ ]
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如果将兴奋传至,可使人产生渴觉,从而主动补充水分。
(2)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的[ ]由[ ]释放后促进了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少尿的排出。
(3)某患者肾功能出现问题,不能从肾脏排出多余的Na+,出现了全身浮肿症状,此时的全身浮肿对人体有一定好处,有利于维持平衡。
(4)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水盐平衡调节过程受共同调节,二者相互协调发挥作用,内环境的稳态才得以维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