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人民日报》社论指出:“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极大优越性的好政策、好制度。”“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进一步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最重要的是团结和组织各族人民努力把经济搞上去。”
材料二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发展非常迅猛,经济总量、经济增速、财政收入、居民收入都有了较大增长。
(1)为什么说“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极大优越性的好政策、好制度?”
(6分)
(2)请简要回答内蒙古自治区近年来经济发生如此大变化的政治原因。(6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孙子兵法》是世界上第一部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盛典”。《孙子兵法》诞生至今已有2500年历史,但它在近现代的军事斗争中仍然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和实用价值。20世纪中叶以后,西方军事家频频运用孙子的思想来研究军事问题。今天,《孙子兵法》一书已经出现了约30种文字的版本。其中的某些观点,如“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强调慎重对待战争和控制战争的思想,注重联盟战略的“伐交”思想等,由于契合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而愈加显示出宝贵价值。
材料二
《孙子兵法》在非军事领域的运用研究至20世纪下半叶出现了高潮。50年代,出现了“兵法经营管理学派”,其影响波及世界各地,形成了经济领域《孙子兵法》研究的热潮。此外,人们还从哲学、医学、体育竞技、系统科学、决策学、心理学、语言学、数学、预测学、行为学等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孙子》,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孙子兵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有国人认为,不应该让它传播到国外。对此观点,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2)运用真理与矛盾的相关知识,将《孙子兵法》应用到非军事领域研究必须注意哪些问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迎接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然要求。
材料一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国家高新区)是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社会载体,是不断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推动科技、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基地,为吸引优秀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者创业创造了良好环境。
近年来,国家高新区发展成果显著:从2008年的54家增至2012年的105家,营业总收入从2008年的6.6万亿元增至2012年的16.1万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3%上升至13.6%;国家高新区平均每平方公里土地工业增加值为7亿元,平均万元GDP能耗为0.5吨标准煤,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2012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量达21.7105万件,同比增长26.1%; 2011年,国家高新区共有工商注册企业38万家,新注册500万元以下科技型企业2.8万家。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的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国家高新区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材料二
2012年,我国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10240亿元,从遥远太空到浩瀚海洋,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我国自主创新再谱新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相关的外部环境还不完善:作为知识载体的人的流动还存在许多障碍,人力政策、社保政策、分配政策之间缺乏衔接和配套;国家大科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能力基础设施更新缓慢,另一方面又存在着重复购置、部门拥有、共用性不强等问题;银行金融机构的借贷政策不是优先考虑项目的创新性,科技型企业融资困难;政府效率不高,在有些方面仍然干预过多,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力不从心”。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在改善国家创新体系相关的外部环境方面应该如何作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古村落已经寥若晨星,还有不少成为“空心村”。为了保护好、利用好古村落,找回那种“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的诗意景象,“寻找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活动在2012年已启动,同时,要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古村落传承保护机制,深入挖掘古村落所蕴含的精神文化内涵,提高对古村落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的认识。
材料二 中国人,尤其是青年人,浪费食物令人吃惊。“舌尖上的浪费”已引起社会关注,倡导“光盘”文化的行动正在进行,很多青年人也参与到这项行动中来,加强自身文明修养,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为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做贡献。
材料三 以传统文化为背景的中国元素在全球商业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好莱坞大片《功夫熊猫2》在中国取得不菲的票房收入。其中,皮影剪纸灯笼花轿,亭台楼阁宝塔城堡国粹凤凰国宝熊猫……中国元素无处不在,而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推广时,也开始加入中国文化的元素,如吉利汽车在法兰克福车展上用原汁原味的京剧脸谱做表演,吸引了大量的参观者驻足。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有关知识,阐述传承保护古村落的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知识,分析青年学生如何参与节约食物的行动。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元素在全球商业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原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应对全球气候问题,要走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对我国而言,跨越资源、能源瓶颈约束是主要难题,总体技术水平落后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严重阻碍。中国必须从实际出发发展低碳经济,比如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化石能源低碳化,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制定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发低碳技术、低碳产品……
材料二 实干不等于盲干和蛮干。“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为了眼前的利益破坏地利用自然,乱砍乱伐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渡耕种放牧导致土地沙化,沙尘肆虐;过度消费加剧空气污染,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霾在吸入人的呼吸道后对人体有害,严重会致死。
(1)结合材料一,谈谈我国走低碳化道路应如何坚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2)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和客观规律的知识,分析材料所体现的道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但是仍有较多领导干部对公共场所“禁烟”熟视无睹,在公务接待中,香烟也赫然在列,公务活动中“吞云吐雾”,不管场合,确实有伤公务人员的形象,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材料二 习近平在2014年1月20日召开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会议上,指出教育实践活动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取得了阶段性的效果。他强调,要充分运用第一批活动经验,紧紧扭住“四风”,结合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实际,把改进作风成效落到实处,努力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实效。必须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各类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1)结合材料一,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关知识,谈谈中国烟民如何在公共场所做到自觉“禁烟”。
(2)结合材料二,从“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角度去分析,我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哲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