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物质与水混合后静置,不出现分层的是( )
A.三氯甲烷 | B.乙醇 | C.苯 | D.四氯化碳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
A |
称取2.0gNaOH固体 |
先在托盘上各放一张滤纸,然后在右盘上添加2g砝码,左盘上添加NaOH固体 |
B |
制备Fe(OH)3胶体 |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氯化铁饱和溶液,继续加热煮沸至液体变为红褐色 |
C |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 |
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先加入BaCl2溶液,再滴加稀盐酸,若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解,则说明溶液中含有SO42- |
D |
萃取碘水中的碘 |
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然后再注入酒精,振荡,静置分层后,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
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配制稀硫酸时,应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边搅拌边慢慢加入浓硫酸 |
B.浓硫酸沾到皮肤上时,先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NaOH溶液 |
C.电失火时,不能用水灭火,可以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
D.无毒的药品也不要用手直接接触,更不要用嘴尝药品 |
向500mL稀硝酸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铁粉完全溶解后,放出NO气体5.6L(标准状况),同时溶液质量增加9.3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原溶液中投入铁粉物质的量是0.25mol |
B.原溶液中的HNO3浓度是2.0mol/L |
C.反应后的溶液中还可以溶解9.6g铜 |
D.反应后的溶液中c(Fe2+):c(Fe3+)=1:2 |
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Na2CO3、NaHCO3和NaCl中的一种或多种。下列根据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取一定量固体,溶解,向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观察到有晶体析出,说明原固体中一定含有Na2CO3 |
B.取一定量固体,溶解,向溶液中加入适量CaO粉末,充分反应后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原固体中一定含有Na2CO3 |
C.取一定量固体,溶解,向溶液中滴加适量AgNO3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原固体中一定含有NaCl |
D.称取3.80g固体,加热至恒重,质量减少了0.620g。用足量稀盐酸溶解残留固体,充分反应后,收集到0.880g气体,说明原固体中仅含有Na2CO3和NaHCO3 |
在下列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用海水制盐 | B.从海水中提取镁 |
C.从海水中提取溴 | D.从海带中提取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