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德国著名史学家兰克在一本书的序言中说:“历史指定给本书的任务是:评判过去,交代现在,以利于未来。可是本书并不敢期望完成这样崇高的任务。它的目的只不过是说明事情的真实情况而已。”这表明,著名的西方兰克学派史学宗旨是
A.微言大义 | B.秉笔直书 | C.重视档案材料 | D.提倡整体史观 |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的执政能力不断提高。主要体现在()
①首次正确分析我国面临的主要矛盾
②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强化,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水平
③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提出“一国两制”方针,并在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成功运用
A.①②④ | B.①③ | C.②③④ | D.②④ |
汉朝察举制的主要作用是
A.监察地方官吏,保证了官员的清正廉洁 | B.监督地方财政,加强对郡县的控制 |
C.使有才能人进入官僚机构,扩大统治基础 | D.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
下列对两汉剌史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开始没有固定住所,但是级别很高 | B.西汉末年剌史成为州的最高长官 |
C.代表中央,可以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 | D.东汉末年行政区划包括郡县两级 |
“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对恩格斯这段关于18世纪后半期西方社会状况的表述,正确的理解是
A.启蒙运动没有产生实际效果 | B.资本主义制度充满矛盾走向腐朽 |
C.表达了人们对社会现状的强烈不满 | D.合乎理性的社会不可能存在 |
“罗马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这段材料意在说明()
A.罗马人完全依靠法律征服了世界 |
B.法律最终带来了罗马疆域的扩大 |
C.完善的法律是国家稳定繁荣的基础 |
D.罗马法对后世法律制订产生了深远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