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称林则徐是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主要因为他

A.认识到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性
B.认识到清朝国势日益衰弱
C.主张突破传统观念,学习西方
D.认识到列强侵华的必然性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面是全国政协第十届一次会议委员名册变化图表。图表反映了

A.中共在政协中的领导地位 B.政协是统一战线性质的组织
C.民主监督是政协的主要职能 D.政协是不可或缺的国家权力机关

1930年李立三在《怎样准备夺取一省与几省政权的胜利的条件》中强调:“夺取一省与几省政权,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想‘以乡村来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都只是一种幻想,一种绝对错误的观念。”李立三路线产生的根源是

A.受共产国际的影响 B.对苏俄模式的迷信
C.缺乏对中国国情的了解 D.基于无产阶级的革命地位

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华资企业增长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时 间
厂数(家)
创业资本数(元)
工人人数(人)
1913年
698
330,824,000
270,717
1920年
1759
500,620,000
557,622

A.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
B.抵制了外资经济的入侵
C.推动中国工业化进程
D.促使近代民主革命转入新阶段

有史家评论道:“须知那个时候的中国,要在充斥封建主义旧文化的天地里容纳若干资本主义的新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更好的宗旨来。”此观点强调了“中体西用”

A.充斥封建主义的旧文化 B.容纳资本主义的新文化
C.符合当时的国情 D.是理想的救国方案

英国历史学家柯林武德在1936年的一份手稿中写道:“圣奥古斯丁从一个早期基督徒的观点来看待罗马的历史;提累蒙特从一个十七世纪的法国人的观点来看;吉本从一个十八世纪英国人的观点来看;而蒙森则从一个十九世纪德国人的观点来看。问哪一种观点是正确的,那是没有意义的。”此观点认为

A.历史学家会站在各自立场不断改变历史视角
B.评价历史事物的标准始终随时代变化而变化
C.不同时代的人对历史事物的评价有明显差异
D.历史学家的观点会因国家利益的不同而不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