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主张“仁”与“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材料二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李贽公开以“异端”自居,毕生以反对礼教、抨击道学为己任……反对“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提出天理、人欲没有区别的见解……
请回答:
(1) 从材料二中提取董仲舒的思想主张。(2分。不能照抄原文)
(2) 根据材料三,李贽对传统儒学持什么态度?
(3) 综合上述材料,联系社会实际,请你谈谈应如何正确看待传统思想文化?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1872年,明治政府正式颁布《学制》,规定6岁以上的适龄儿童都必须入学接受教育,推行“四民平等”的国民义务教育制。在这一体制下,日本共设8所大学、256所中学、53760所小学。此后,日本国民的受教育程度大幅度提高。到1900年,日本儿童入学率达到81%,1907年更高达97%,几乎所有的儿童全部入学。
材料二:从同治元年(1862年)到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洋务派共兴办洋务学堂34所,其中外语学堂7所、军事学堂15所、科技学堂12所。
维新运动期间,从1895年到1898年,设立的新学堂达101所,但多为民办,规模不大。
1904年,清政府颁行新学制——《奏定学堂章程》,正式实行近代教育制度,比日本晚了30多年。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日两国在近代教育上的差异?
(2)分析教育改革的差异对两国近代化的不同影响?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传统国际法认为,以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是合法的,国家有诉诸战争的不容置疑的权利,即所谓的“诉诸战争权”。
2.国际联盟盟约规定:“缔约各国,为增进国际间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起见,特允许承受不从事战争之义务”。
材料二
1.在国联成立以前,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大家都认为每个国家都是判断自身行动的唯一和最高裁判,因为国家再不服从任何更高的权力,对于其他国家的批评或质问,国家都有权利表示愤慨。
2.国联是人们为组织一个世界性的政治和社会秩序而采取的第一个有效步骤。在这个秩序中,人们可以超越国家传统、种族差异和地理上的阻隔看到并促进人类的共同利益。
国联作为一个工作机构来说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它所努力促进的理想,它所引起的希望,它所制定的方法,以及它所建立的机构,都已成为文明世界政治思想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影响将一直存在到人类消除国家和民族界线的融洽无间的时代。
——摘自华尔脱斯《国际联盟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联形成的时间及宗旨。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当今世界各种国际组织迅猛发展的事实,分析国联为我们留下了哪些经验和教训。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乾隆皇帝颁布上谕,宣称:“各处藩封到天朝进贡观光者,不特陪臣俱行三跪九叩之礼,即国王亲至,亦同此礼;今尔国王遣尔(指马戛尔尼)前来祝嘏(福),自应遵天朝法度,免失尔国王祝厘纳贡之诚。”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钦差大臣耆英代表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于1844年11月奏称:“夷情变幻多端,非出一致,其所以抚靖羁縻之法,亦不得不移步换形。固在格之以诚,尤须驭之以术,……有加以款接方可生其欣感者,并有付之包荒(包容)不必深与计较方能于事有济者。”
——同上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外交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截至2008年底,中国与171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共参加了13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缔结了近20000项双边条约,参加了300多个多边条约,参加了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官兵11063人次。
——摘编自中国外交部编《中国外交》(2009年版)、2009年10月《世界知识画报》
(1)依据材料一指出当时清朝统治者的对外态度及其在对外关系方面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指出某些清朝官员的对外态度有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何会发生这种变化?
(3)概括材料一、二、三所反映的不同时期中国外交的基本特点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2004年1月底,胡锦涛主席在法国国民议会发表的重要演讲中指出:“法兰西民族和中华民族都是历史文化悠久的伟大民族,虽然分处欧亚大陆两端,相距万里之遥,但两国人民的交往源远流长。……19世纪以来,西学东渐,法兰西文明被大量介绍到中国,……法国大革命为近代中国人民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带来了重大启迪。”
结合相关知识与材料回答:
(1)18世纪,法国社会发展曾处于欧洲大陆领先地位,在思想方面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18世纪的法国思想家的政治主张在法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中国近代发生的哪些重大事件体现了为近代中国人民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带来了重大启迪?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材料二“凡未经议会批准,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越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材料三“除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为非法。”
材料四“国王必须信奉英国国教,天主教徒或同天主教徒结婚者不得继承王位。”
——《王位继承法》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三是哪一文献的内容?颁布于何时?它的颁布标志着什么?
(2)材料一、二、三中议会分别通过哪些手段来限制王权?
(3)材料四中规定,什么样的人才有继承王位的可能?什么样的人不可以继承王位?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