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甲表示动物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过程,图中字母代表激素;图乙表示的是运动神经纤维末梢和骨骼肌细胞之间的联系。请据图回答:
(1)在寒冷环境中,血液中含量会增加的激素有 (填字母),体温调节过程属于 调节。
(2)A、B激素对垂体的作用效应分别是 。
(3)D代表的激素可能是 ,影响其分泌量的刺激是 。
(4)骨骼肌受神经支配,运动神经末梢和骨骼肌之间靠Ach(乙酰胆碱)传递信息,在没有神经冲动传过来时,Ach存在于图乙中 中(填序号);当神经冲动传到轴突末梢时,Ach进入③中,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的结构特点。
(5)研究表明,不少重症肌无力患者是由于受病毒感染后,机体产生抗体,它除与病毒结合之外,还能与Ach受体结合,阻碍兴奋的传导,导致肌无力。在免疫学上此种重症肌无力属于一种 病。
某地开展以甜高梁种植为核心的生态农业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由于甜高梁植株高大,田间湿度大,为套种食用菌创造了条件。甜高梁叶片不仅含3%-5%的糖,而且蛋白质的含量也很高,是鱼和牛的优良饲料。利用甜高梁茎秆发酵制酒,酒糟喂牛。牛粪为沼气池提供原料,沼气池不仅对牲畜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沼渣肥田,产生的沼气可在温室中用于点灯、燃烧,提高了蔬菜的产量。
(1)流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类型是____ 和____。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沼气能用于提高温室产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该生态系统取得良好效益的原因是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请各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何检验高梁叶片中含有还原性糖?(写出主要操作步骤、试剂和判断方法)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两岁男孩(IV—5)患粘多糖贮积症,骨骼畸形,智力低下,其父母非近亲结婚。经调查,该家族遗传系谱图如下。
(1)根据已知信息判断,该病最可能为__染色体上___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2)IV—5患者的致病基因来自第II代中的__号个体。
(3)测定有关基因中,父亲、母亲和患者相应的碱基序列分别为:
父亲:……TGGACTTTCAGGTAT……
母亲:……TGGACTTTCAGGTAT……
患者:……TGGACTTAGGTATGA……
可以看出,产生此遗传病致病基因的原因是______,是由于DNA碱基对的___造成的。
(4)粘多糖贮积症是一种高致病性、高致死性的遗传病。其致病机理是水解粘多糖的酶缺失,导致粘多糖沉积于细胞内的____中,进而影响多种组织细胞的正常功能。
(5)为减少粘多糖贮积症的发生,该家庭第IV代中的______(填写序号)应注意进行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进行产前诊断时可以抽取羊水,检测胎儿脱落上皮细胞的__________。
请回答下列与大肠杆菌有关的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上看,大肠杆菌属于____;它的同化作用类型是____。
(2)下表是某公司研发的一种培养大肠杆菌菌群的培养基配方。
成分 |
含量 |
蛋白胨 |
10.0g |
乳糖 |
5.0g |
蔗糖 |
5.0g |
K2HPO4 |
2.0g |
显色剂 |
0.2g |
琼脂 |
12.0g |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000mL |
根据用途划分该培养基属于____培养基(选择、鉴别)。该培养基中的碳源是______。
(3)培养大肠杆菌时,常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________。为防止杂菌污染需要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____ 。
(4)现有一升水样,用无菌吸管吸取1mL转移至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依次稀释103稀释度。各取0.1mL已稀释103倍的水样分别接种到三个培养基上培养,记录的菌落数分别为55、56、57,则每升原水样中大肠杆菌数为____。
(5)以下微生物发酵生产特定产物时,所利用主要微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大肠杆菌相同的是____。
A.制作果酒 | B.由果酒制作果醋 | C.制作泡菜 | D.制作腐乳 |
(6)利用培养基不仅可以分离培养微生物,也可以进行植物组织培养。与微生物培养明显不同的是,用于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还需要加入____。
下图表示某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人们通常将大豆和玉米实施套种,大豆和玉米之间的关系为____。农田中经常发生虫害,若调查该农田某种害虫虫卵的密度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废弃农田上会发生群落的演替,该演替的类型是________。
(2)秸秆在沼气池中处理成沼渣后肥效提高,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提高蔬菜产量,人们通常将蘑菇房与蔬菜大棚相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生态系统充分利用了废弃物中能量,形成“无废弃物农业”,遵循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原理。
(5)假设该农场将生产玉米的1/3作为饲料养鸡,2/3供人食用,生产出的鸡供人食用。现调整为2/3的玉米养鸡,1/3供人食用,生产出的鸡仍供人食用。理论上,该农场供养的人数将____。(增加、减少)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人类的遗传病进行调查。在调查中发现甲种遗传病(简称甲病)发病率较高,往往是代代相传,乙种遗传病(简称乙病)的发病率较低。下表是甲病和乙病在该地区万人中表现情况统计表(甲、乙病均由核基因控制)。请分析回答:
![]() 人数 性别 |
有甲病、无乙病 |
无甲病、有乙病 |
有甲病、有乙病 |
无甲病、无乙病 |
男性 |
279 |
250 |
7 |
4464 |
女性 |
281 |
16 |
3 |
4700 |
(1)若要了解甲病和乙现的发病情况,应在人群中____调查并计算发病率。
(2)控制甲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染色体上,控制乙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染色体上。
(3)假设被调查群体中患甲病的纯合子为200人,则被调查的人群中显性基因(A)的基因频率是____%。
(4)下图是该小组的同学在调查中发现的甲病(基因为A、a)、乙病(基因为B、b)的家庭系谱图。请据图回答:
①III-2的基因型是________。
②如果IV-6是男孩,则该男孩同时患甲病和乙病的概率为____。
③如果IV-6是女孩,且为乙病的患者,说明III-1在有性生殖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发生了________。
④现需要从第III代个体中取样(血液、皮肤细胞、毛发等)获得乙病致病基因,提供样本的合适个体为____。
(5)若要快速检测正常人群中的个体是否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可利用特定的分子探针进行检测,这一方法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