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甲表示动物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过程,图中字母代表激素;图乙表示的是运动神经纤维末梢和骨骼肌细胞之间的联系。请据图回答:
(1)在寒冷环境中,血液中含量会增加的激素有 (填字母),体温调节过程属于 调节。
(2)A、B激素对垂体的作用效应分别是 。
(3)D代表的激素可能是 ,影响其分泌量的刺激是 。
(4)骨骼肌受神经支配,运动神经末梢和骨骼肌之间靠Ach(乙酰胆碱)传递信息,在没有神经冲动传过来时,Ach存在于图乙中 中(填序号);当神经冲动传到轴突末梢时,Ach进入③中,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的结构特点。
(5)研究表明,不少重症肌无力患者是由于受病毒感染后,机体产生抗体,它除与病毒结合之外,还能与Ach受体结合,阻碍兴奋的传导,导致肌无力。在免疫学上此种重症肌无力属于一种 病。
附加题:(10分,高二(1)(2)(3)班学生必做,其他各班学生不做)
为了更好地揭示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机制,可用猴进行科学实验(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在此反
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向传递的。头部电极刺
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传递过程是:
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后膜电位
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
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经引起
兴奋,导致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多以维持
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
(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
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
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
推测脑内区域被损伤,引起了缺乏。
某种植玉米的农场,其收获的玉米子粒既作为鸡的饲料,也作为人的粮食,玉米的秸秆则加工成饲料喂牛,生产的牛和鸡供人食用。人、牛、鸡的粪便经过沼气
池发酵产生的沼气作为能源,沼渣,沼液作为种植玉米的肥料。据此回答(不考虑空
间因素):
(1)请绘制由鸡,牛,玉米和人组成的食物网:
(2)牛与鸡之间(有,无)竞争关系,理由是
。人与鸡的种间关系是,人与牛的种
间关系是。
(3)流经该农场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所固定的,无机环
境中的碳以形式进入该人工群落。
(4)假设该农场将生产的玉米1/3作为饲料养鸡,2/3供人食用,生产出的鸡供人食用,
现调整为2/3的玉米养鸡,1/3供人食用,生产出的鸡仍供人食用,理论上,该农场
供养的人数将会(增多、不变、减少),理由是
。
假设a、b、c、d是一个简单生态系统中最初仅有的四个种群,其a、c、d的
营养关系为a→c→d,a与b的关系如图,a是该生态系统主
要的自养生物,请回答:
(1)若d大量死亡,则一定时间内种群密度增加的种群是,种群密度减少的种群是。
(2)若持续干旱使a大量死亡,c和d的种群密度将会。
(3)当受到外界的轻微干扰后,经过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说
明该系统具有。
(4)为了调查该系统c种群的密度,捕获了80个个体,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一段
时间后重新捕获了60个个体,其中有8个带有标记,c种群的数量约为个。
这种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称为。
(5)若a主要为杂草,要调查a的种群密度则采用。
图甲为人体手背皮肤(A)接受一定刺激后引起肱二头肌(F)发生收缩而产
生屈肘动作的神经传导路径示意图。图乙为图甲中D结构放大图,请据图回答下列
问题:
(1)D处的结构名称是,①②的结构名称分别是和。在D处发生的信号转变为
。
(2)B的神经纤维在A中的细小分支叫做。用针刺A时,引起F收缩而产生屈肘动作的过程被称为。针刺的痛觉在产生。
(3)若该反射弧为排尿反射,则胸部高位截瘫的病人表现的症状为。
(4)现切断I处,在Ⅱ处施加阈值以上的电流刺激,则在A、B、C、、E、F中能测到电
位变化的部位有。
(5)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在;人完成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