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历史学家哈孟德夫说:“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也带来了物质力量相伴着的无穷机遇。……然而.这次变革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幸福、更合理、更富有自尊心的社会,相反,工业革命使千百万群众身价倍落,而迅速发展出一种一切都为利润牺牲的城市生活方式。”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
①促进了生产力飞跃②造成了贫富差距扩大
③使得社会倒退    ④加剧了唯利是图的社会风气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上述材料反映了( )

A.洋务运动中的新气象 B.戊戌变法产生的社会变化
C.民国初年的社会风貌 D.中国共产党建立带来的社会变化

《安徽俗话报》由陈独秀于1904年在芜湖创办,是我国近代重要的白话报刊之一。陈独秀不仅是该报的创办人,还是该报的主编兼主笔,他的思想无疑会对该报的宗旨和宣传内容产生重大影响。它的创办对当时人们的影响主要有 ( )
①开阔视野 ②关注国事③启迪民众④传播新知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高产卫星”是“大跃进”时期常用词。有人以《人民日报》为例做统计,“高产卫星”一词,1957年未有文章使用,1958年有85篇,1959年有15篇,而1960年只有1篇,并且还是“陕西长安县的一个学习组说1958年种的‘三亩六分高产卫星田’不尊重‘庄稼生长的规律’了”。下列对“大跃进”的准确认识有( )
①“大跃进”只在农业领域展开
②“高产卫星”折射“大跃进”浮夸盛行
③1958年“大跃进”快速推进
④1960年基层对“大跃进”有所反思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56年底,国家通过了由周恩来总理参与编制的“二五”计划建议,确定5年内的主要指标是“1962年的工农业总产值比1957年增长75%左右,工业总产值增长1倍左右,农业总产值增长35%左右”。下列对这一指标评价正确的是( )
①体现了中共八大制定的路线方针
②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③国民经济开始转入“调整、巩固、充实、提高”阶段
④反映了我国要求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948年8月国民党通过货币改革方案,决定中央银行发行总额定为20亿元的金圆券。至1948年12月底,金圆券发行量增至81亿元。至1949年6月更增至130万亿元。金圆券钞票面额不断升高,但仍不足以应付物价飞涨之需。由此可以看出( )

A.民族资产阶级加紧对国民财富的搜刮
B.美国对华商品输出刺激了中国市场繁荣
C.货币大量增发最终导致金融混乱,市场崩溃
D.这种货币改革导致当时中国经济出现“过热”迹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