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12日结束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系统回顾总结了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着重研究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并最终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一重大决议。
(1)运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结合材料说明十七届三中全会全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一决议的必要性。(6分)
(2)十七届三中全会的相关决议是在“系统回顾总结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一决议形成的过程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基础的?(6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材料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非意味着不重视政府的作用,而是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政府要保持宏观经济稳定运行,防止大起大落;要当好裁判员而不是运动员;要弥补在公共服务方面的缺位;要搞好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和谐和全面进步。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如何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2)结合材料二,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对国家行政机关和权力机关分别提出了哪些要求。
根据材料,运用相关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总体上是好的,是有独特优势的,是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要求的。同时,我们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还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在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上需要花更大气力。只有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尽快把我们各级干部、各方面管理者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工作本领都提高起来,尽快把党和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的工作能力都提高起来,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更加有效运转。
(1)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如何认识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之间的关系。
(2)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有关知识,分析如何发挥文化在国家治理过程中的作用。
(3)从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当代学者崔卫平的“你所站在的那个地方,就是属于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人便是什么。你内心光明的时候,中国便不再黑暗。”,无不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自觉的历史担当。据此,你从中得到怎样的人生感悟。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早在2009年,光伏行业就被国家定位为十大产能过剩行业之一。但能创造高额GDP的光伏行业,仍然吸引了很多地方政府和企业竞相上马。S企业就是在地方政府的全方位扶持下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并迅猛发展为全球四大光伏企业之一。由于缺乏核心技术,S企业只能与美、韩企业签订长期订单,高价购入原料,而市场价格的波动使之背负巨大的成本压力。在未来技术路线的选择上,企业投入3亿多美元建成的生产线,因缺乏竞争力而不得不很快就停产。2013年3月,该企业被法院裁定实施破产重整。
(1)概述上图反映的经济问题。
(2)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实行企业破产制度的积极意义。
(3)运用政治生活知识,结合材料说明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应如何正确履行职能。
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同时,某市也存在着以下突出问题:
·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众多食品安全事件引发信任危机;
·房价上涨过快,中低价位、中小户型房屋严重供不应求;
·机动车数量的暴增,所造成的交通堵塞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的不便。
(1)针对上述突出问题,该市政府在网上公开征集市民建议,问计于民。该市问计于民的做法体现了政治生活哪些道理?
(2)我国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参与民主决策?
(3)市民纷纷向市政府建言献策有何现实意义?
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鸠认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由于权力这种特点,即使权力掌握在廉洁的人手中,也仍然会产生滥用的可能。因此,必须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机能,有效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
(1)为什么必须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
(2)如何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