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礼记•祭统》云:“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国语•晋语》曰:“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这两段材料说明统治者都重视  (     )

A.宗法关系   B.道德规范  C.战争祭祀  D.儒学思想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两者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

A.斗争的侧重点上 B.失败的根本原因上
C.失败的客观原因上 D.运动的阶级基础上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的“第二次反思”付诸政治实践开始于

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梁启超阐述“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观点的《变法通议》发表于

清光绪帝曾发布《罪已诏》:“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渐愤交集。”文中“议约”是指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9世纪末期的一个抄本中写道:“弟子同心苦用功,遍地草木化成兵。愚蒙之体仙人艺,定灭洋人一扫平”。这些话

A.反映了19世纪末中国社会阶级矛盾的空前尖锐
B.表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武装起义的决心
C.体现了人民大众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信心和勇气
D.印证了义和团运动过程中的反帝性和落后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