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对待1792年英国外交使团访问一事上,乾隆皇帝批转主事大臣:“朕于外夷入觐,如果诚心恭顺,必加恩待,用示怀柔。如稍涉骄矜,则是伊无福承受恩典,亦即减其接待之礼,以示体制。”这说明(  )

A.“华夷之辨”观念根深蒂固 B.中英两国关系有了一定改善
C.清朝外交礼节呈近代化趋势 D.中国传统的朝贡体制开始动摇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 )

A.解放生产力 B.增强农村和企业的活力
C.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30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如果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C.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D.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

1992年3月26日《深圳特区报》头版头条刊出了陈锡添的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文章活灵活现的再现了邓小平1992年1月19日至23日在深圳考察期间的音容笑貌和言谈举止。此后几天,《羊城晚报》《文汇报》《北京日报》《光明日报》〉等多家报纸纷纷予以摘登,转载,一个春天的故事由此传遍神州大地。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的“春”是指中国

A.完成了拨乱反正的历史任务 B.对外关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C.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D.迈开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

《1957~1960年工业、农业总产值》示意图, 对其解读最为恰当的是

A.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调动了全国人民的积极性
B.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C.“八字方针”的提出促使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
D.“大跃进”导致了工农业生产比例严重失调

电视剧《当家的女人》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村长带人搜查各家各户私养的羊、兔,“割资本主义尾巴”,女主人公菊香说:“都说是上边政策已经放宽了,你们怎么还这样做呢?”该情节反映的历史时期大致处于

A.20世纪50年代初 B.农业合作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初期 D.20世纪70年代末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