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泛珠三角”简称“9+2”,“9” 指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海南。“2”指香港和澳门。2004年6月1日至3日,首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在香港、澳门、广州三地举行,九省区及港、澳两个特区共同签署了《泛洙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
材料二 “泛珠三角”略图
材料三 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例如我国沿海企业向内地迁移,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
(1)香港地区和西南地区发展经济的不利条件各是什么?
(2)区位优势差异是互补合作的基础,请对比分析图示①、②地区发展经济的主要优势条件。
(3)简要论述“泛珠三角”与国内其它区域相比突出的区位优势
(4)从地理角度看,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下图分别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读图并回答问题。
(1)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成为全国经济增长最快、人民生活最富裕、外商投资的热点地区,试分析其区位优势。
(2)简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的区位优势。
(3)两个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都引发了相关问题,请列举出4个问题
(4)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解决两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P所在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该地形区的农业生产自然条件。
(2)说明P地形区沼泽广布的原因
根据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福建省与江苏省等高线地形、主要河流水系及地级市分布图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江苏省南部的苏州、无锡和常州(有时也包括南京和镇江)等地区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实现非农化发展,取得了另人瞩目的经济成就,这种发展模式也被称为“苏南模式”。2013年公布的全国百强县中,江苏省在前十中占得六席,更包揽了前四名,而这些强县均位于苏南地区。但是,在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过程中,苏南地区却存在着产业结构失衡与雷同,经济运行质量下降等问题。
(1)比较福建省与江苏省地级市空间分布的主要差异,分析其形成原因。
(2)分别说明A、B两地农业发展引起的主要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3)分析苏南地区发展乡镇企业的有利条件,并从产业结构角度提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欧洲多瑙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多瑙河上游接纳了被誉为“滑雪天堂”的阿尔卑斯山区较多的河水,中、下游流经地区经济发达,并以铁门为界。
材料三:下表为图中三座城市降水量统计表(单位:毫米)。
1 月 |
2 月 |
3 月 |
4 月 |
5 月 |
6 月 |
7 月 |
8 月 |
9 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
甲城 |
106.4 |
95.1 |
105.8 |
85.3 |
75.6 |
53.2 |
26.8 |
80.8 |
98.6 |
153.0 |
110.5 |
81.1 |
乙城 |
49.3 |
44.4 |
49.5 |
58.8 |
70.7 |
90.4 |
66.4 |
51.2 |
51.4 |
40.3 |
54.3 |
57.5 |
丙城 |
32 |
31 |
29 |
38 |
55 |
63 |
52 |
51 |
40 |
33 |
52 |
40 |
(1)说出多瑙河在丙城干流段冬季至春季径流量总体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2)分析铁门附近建水电站的有利条件。
全球性的粮食短缺,让中国打造“海外农场”的热情日益高涨。哈萨克斯坦作为全球国土面积第九大国,人口却不到2000万。
甲图为哈萨克斯坦及周边局部区域图,乙图为区域图中①、②两地的气候资料。
(1)与湖泊④比较,简述湖泊③的显著特征,并解释其原因。
(2)比较①②两地降水特征异同,并解释其原因
(3)简析我国在哈萨克斯坦发展海外农场对该国可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