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选段,完成题。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请用“/”标示下列语句的句中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
(1)媵 人 持 汤 沃 灌              (2)腰 白 玉 之 环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同舍生皆被绮绣(   )         (2)主人日再食(   )
(3)右备容臭(   )               (4)缊袍敝衣(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选段依次从□、住、食、□四方面写出了求学的□□情形,但这些之所以未动摇的求学意志,那是“         ”。(最后一处用原文语句回答)
【材料链接】
以下是《送东阳马生序》删节内容的部分译文:
(马生)等太学生们在太学学习,朝廷每天供给膳食,父母每年有皮袍葛衣送来,坐在高大的屋子里诵读诗书,有司业、博士做他们的老师,凡是应该有的书都集中在这里……
由链接的材料可以看出,马生的学习条件十分优越,那么,作者把自己“勤且艰”的求学经历告诉他有何用意?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用“/”给下面句子的划分朗读节奏,每句一处。
(1)从 乡 之 先 达 执 经 叩 问(2)足 肤 皲 裂 而 不 知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⑴缊袍衣 _______⑵同舍生皆绮绣_______
白玉之环_______⑷媵人持沃灌_______
译成现代汉语。
(1)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2)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你从作者的读书经历中悟出了哪些学习秘诀?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王文正①在相府日,未归第②。上遣使赐御酒十器,其兄丞令人首取二壶,其妇曰:“上赐也,俟相公归视。”即欲持去。兄怒,擎梃击壶皆碎,酝③流盈地。夫人恶之,不令扫却④。公归见之,问其故,左右具道所以然。公徐语曰:“人生光景几许时?其间何用较计。”余无他言。
【注释】①王文正:北宋名相王旦,谥号文正。②归第:回家。③酝;酒。④却:去掉。
解释上文中划线的词语
(1)上遣使赐御酒十器()(2)酝流地()
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王文正从左到右地来回打听这样的原因。
B 王文正向全部近旁侍者打听这样的原因。
C 近旁侍者全部向王文正讲述这样的原因。
D 近旁侍者向王文正详细讲述这样的原因。
其妇“即欲持去”的理由是“”。(用原文语句回答)
本文表现了王文正的品质。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黠鼠赋
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嘐嘐聱聱,声在橐中。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耶?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吾闻有生,莫智于人,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
本文作者是北宋文学家 __。我们还学过他贬官黄州期间写的散文_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划线词的含义。
役物而君
下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发而视之,寂无所有”是因为老鼠死了。
B “虽有敏者,莫措其手”间接写鼠的敏捷。
C “是鼠之黠也”赞美老鼠虽小但智慧超人。
D “乌在其为智也”揭示人的智慧更胜一筹。

文言文阅读。
李离者,晋文公之理也。过听杀人,自拘当死。文公曰:“官有贵贱,罚有轻重。下吏有过,非子之罪也。”李离曰:“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今过听杀人,傅其罪下吏,非所闻也。”辞不受令。文公曰:“子则自以为有罪,寡人亦有罪邪?”李离曰:“理有法,失刑当刑,失死当死。公以臣能听微决疑,故使为理。今过听杀人,罪当死。”遂不受令,伏剑而死。
——《史记·循吏列传》
【注】①理:司法长官。 ②过:失误。③当:判罪。④傅:同“附”,指转嫁
解释下面划线的词。
①臣官为长不受令
翻译下面的句子。
今过听杀人,傅下吏有罪,非所闻也。
从文中可以看出李离是一个怎样的人?你对李离的殉法有什么看法?

文言文阅读。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解释下面划线的词。
①潭中鱼百许头      其境过清
翻译下面的句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作者开头说“乐”,为什么最后又写“悄怆幽邃”?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