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全球气候变暖、多次发生特大自然灾害,自然界再次向人类敲响了警钟,人类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依据是
①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②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③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④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根本出发点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截至2009年10月,我国已有昆曲、端午节等29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跃居世界第一。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①文华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②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一位美国游客看到财神赵公明一手举钢鞭、一手托金元宝的塑像,感叹说:“抢夺资源还受到如此尊重,这种思维与美利坚没有什么区别。”这表明
A.中国人与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基本相同 | B.全部美国人对中国文化存在误读 |
C.中国人与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同 | D.文化背景差异影响人的认识活动 |
2009年国庆节期间,《建国大业》、《天安门》等影片给观众带来了新的感受,取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赢”。这些影片之所以能征服观众,是因为
A.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 B.优秀文化满足人的各种需求 |
C.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D.优秀文化塑造人生 |
席勒说:“人的完美需要在文化中实现。”这告诉我们
A.必须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B.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是自发的 |
C.应主动感悟优秀文化,提高人的文化素质 | D.应以优秀文化促进社会发展 |
“两会”期间,有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议设立“国家读书节”,在全国营造热爱读书、鼓励读书的文化氛围。“国家读书节”的设立
①必然能够打造良好的社会环境②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建立④一定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