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势造英雄”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纵观人类历史,“英雄”要受制的客观“时势”因素主要有
①个人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②生产力发展水平 ③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 ④阶级立场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抗战胜利并未给民族工业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根本原因在于()
|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未改变 | B.美国加紧对华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 |
| C.官僚资本垄断经济残酷挤压 | D.国民政府反动的政治经济政策 |
1927—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 A.由于列强的侵略而处于萧条状态 | B.由于国民政府的措施而得到较快发展 |
| C.由于官僚资本的挤压而萎缩 | D.由于日本的经济侵略而陷入困境 |
1914至1919年的历史事实说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最严重障碍是()
| A.封建主义的压制 | B.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 |
| C.封建官僚的排挤 | D.官僚资本的压制和垄断 |
甲午战争以后到辛亥革命前,我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下列关于这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欧洲帝国主义列强被迫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
| B.列强竞相对华输出资本,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
| C.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
| D.民族危机刺激下,民族资产阶级掀起“实业救国”的热潮 |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近代中国经济领域的一件大事,时间是在()
| A.鸦片战争后 |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
| C.甲午中日战争后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