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物正确的命名是
A.3,4,4-三甲基己烷 | B.3,3,4-三甲基己烷 |
C.3,3-二甲基![]() |
D.2,3,3-三甲基己烷 |
如图所示是298 K时N2与H2反应过程中 ,能量变化的
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3H2![]() |
B.a曲线是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 |
C.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改变 |
D.在温度、体积一定的条件下,通入1 mol N2和3 mol H2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Q1 kJ, |
若通入2 mol N2和6 mol H2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Q2 kJ,则184>Q2>2Q1
已知:
(1) H2(g)+1/2O2(g)===H2O(g) ΔH1=a kJ/mol;
(2) 2H2(g)+O2(g)===2H2O(g) ΔH2=b kJ/mol;
(3) H2(g)+1/2O2(g)===H2O(l) ΔH3=c kJ/mol;
(4) 2H2(g)+O2(g)===2H2O(l) ΔH4=d kJ/mol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a<c<0 | B.b>d>0 | C.2a=b<0 | D.2c=d>0 |
已知反应X+Y===M+N为吸热反应,对这个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的能量一定低于M的能量,Y的能量一定低于N的能量 |
B.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一定要加热反应才能进行 |
C.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 |
D.X和Y的总能量一定低于M和N的总能量 |
已知可逆反应X(g)+Y(g)Z(g)(未配平)。温度为T0时,在容积固定的容器中发生反应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a所示。其他条件相同,温度分别为T1、T2时发生反应,Z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发生反应时,各物质的反应速率大小关系为:v(X)=" v(Y)=" 2v(Z) |
B.图a中反应达到平衡时,Y的转化率为37.5% |
C.T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33.3 |
D.该反应正反应的反应热△H<0 |
右图为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1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的图示。
依据图示,推出盐酸和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物质的量浓度(mol/L) |
A |
B |
C |
D |
c(HCl) |
0.12 |
0.04 |
0.03 |
0.09 |
c(NaOH) |
0.04 |
0.12 |
0.09 |
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