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子不语乱、力、怪、神”;“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论语》
材料二:伏尔泰说:“欧洲的王族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追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的世界。”他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他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 孟德斯鸠、卢梭则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像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
——《论儒学的国际影响》
材料三:孙中山指出:“仁爱的好道德,中国现在似乎远不如外国。中国所以不如的原故,不过是中国人对于仁爱没有外国人那样实行,但是仁爱还是中国的旧道德。我们要学外国,只要学他们那样实行,把仁爱恢复起来,再去发扬光大,便是中国固有的精神。”
——《孙中山全集》第九卷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对当时社会的发展有何进步意义?
(2)据材料二指出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儒学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两者的目的在本质上有何共同之处?
(3)指出材料二和材料三中“道德”含义的本质区别。
(4)材料三中孙中山的认识有哪些值得肯定之处?
从20世纪30年代起,世界面临着法西斯战争的侵略和威胁。请结合史实分析二战前法西斯势力兴起的原因,并比较德日两国法西斯的特点和两国建立法西斯专政方式的不同。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他(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在1946年初就写道:“想和俄国人共同统治德国,只能是痴心妄想。同样痴心妄想的,是认为俄国人会和我们一起在一个美好的日子里礼貌地撤出,然后在这个真空中产生一个健康又和平,稳定又友善的德国出来。我们没有其他选择,只能在我们的德国部分建立一种独立的形式,让它具备足够的满足,足够的安全和足够的优势,不受制于来自东方的威胁……宁肯要一个分裂的德国,至少让其西部成为对付极权主义势力的缓冲器,也不要一个势力范围直达北海的统一的德国。”
材料二 苏联对美国的评价是,美国企图把德国和欧洲拉进资本主义阵营,成为它的卫星国。在反对希特勒德国的战争中形成的“不自然的联盟”业已烟消云散,东西方的冲突从此开始。……作为对立物,斯大林创立了“两大阵营理论”:一方面是自由的社会主义国家,另一方面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朝着一个公平社会的和平发展和壮大,旨在制止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
——《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回答:
(1)阅读上述引自《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的材料,结合史实说明材料一对美国外交政策产生的具体影响。根据材料二说明苏联采取与美国对峙政策的主要原因。你认为哪一则材料的可信度更高?说明你的理由。(8分)
(2)阅读下列图片材料,分别简述图一和图二反映的主要历史现象。作为历史材料,图一类型的材料与图二材料在历史研究中有哪些不同?
(3)结合有关史实分析说明世界大战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并分析人类为什么到20世纪才会发生世界大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战胜国可以剥夺德国的殖民地,解除其武装直至保留其武装力量,并使其海军列入大国中第五流的地位。但如果它感到自己在合约中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它同样最终会从胜利者身上找到报复的手段。因此,我强烈反对把更多的德国人从德国统治下交由其他国家统治。在当前的情况下,我认为最大的危险是德国可能把他
的命运同布尔什维主义连在了一起……。
——劳合·乔治《草拟和约条款最后文本前对和平会议的几点意见》
材料二法国以最明确的方式提出要求,主要有四点:第一:阿尔萨斯必须归还我们,但是归还时不应像根据1815年条约那样的支离破碎,应按照1790年以前的边界归还。这样我们就将地理上以及矿藏上拥有萨尔盆地。第二:法国政府希望看到莱茵河以西的领土和德意志帝国分开,并成立一个类似缓冲的国家。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德国全部的殖民地﹑整个海军﹑大部分商业船队以及它控制的海外市场,已被剥夺或者将被剥夺。因此德国已经感到给予他的最大的打击,而人们以为通过某些领土条件的改善既能使德国平息下来,这纯粹是幻想。
——克里孟梭《对劳合乔治先生3月25日照会的总意见》
材料四(英国)于1935年6月18日同德国签订了《英德海军协定》。协定规定:德国舰队的总吨位永不超过英国海军总吨位的35%,德国潜水艇吨位……将不超过英国吨位总额的45%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英国主张如何处置德国?分析英国持这种主张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三说明英法两国的主张有何分歧?法国的目的和表面理由是?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说明了什么?(6分)
宋史专家邓广铭先生说:“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范浚《五代论》指出:“兵权所在,则随以兴;兵权所去,则随以亡。”
(1)范浚的话揭示了当时的什么实质问题?北宋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北宋《东京梦华录》载:“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南宋《梦梁录》载:“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陆游在《杂赋》中提到:“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材料三 2007年12月,宋代古沉船“南海一号”被打捞出水。考古专家认为,“南海一号”沉船本身就是一个见证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文物。据考证,我国近海有2000~3000艘沉船,以宋元时期居多。
(2)依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宋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3)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请用宋代的史实加以说明。(至少2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和生存的战争。我们正为挽救一种伟大而珍贵的政府形式而战;既是为我们自己,也是为全世界。
——富兰克林•罗斯福
材料二在不同时期,只有那些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了正确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
——电视政论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一种办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
——富兰克林•罗斯福
材料四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
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1992年邓小平在深圳的谈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罗斯福所说的“伟大而成功的战争”是指什么?概括指出罗斯福进行这场战争的目的。
(2)20世纪20年代初,列宁根据当时的国情做出了“正确战略判断”后,在社会经济方面实施了什么政策?起到了哪些作用?
(3)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调整生产关系上做出了“正确战略判断”后,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何作用?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扼要说明罗斯福和邓小平是如何领导本国人民“闯”出新的发展道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