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语类》云:“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本朝”这些措施实施的消极影响是:
| A.皇帝得以大全总揽,中央集权加强 | B.导致地方严重的“积贫积弱” |
| C.造成地方割据势力膨胀威胁到皇权 | D.不利于各行省之间密切交流 |
“(清末)这个运动是在政治法律制度意识形态不能根本变革的约束下进行的,因此以坚持清朝政府的政治垄断,……坚持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的制度,以此为基础来模仿发达国家的技术和工业化模式。”材料所述的这一运动
| A.促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 B.诱导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 |
| C.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标 | D.便利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
19纪60~70年代中国出现的几种近代工业的共同特点是
| A.都是由私人投资兴办 | B.都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 |
| C.都采用机器进行生产 | D.都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
有学者在论述科技发展时说:“知识边疆的自主扩张不仅产生了各种各样无法想象的实际成果,而且工业界现在可以作为客户从实验室订购迫切需要得到之物,就像工厂发货一样。”这种现象的普通出现始于
| A.18世纪中后期 | B.19世纪前期 | C.19世纪中后期 | D.20世纪前期 |
英国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1770年的45%降至1841年的22%,1901年再降至6%,工业相应地从4%升至34%和69%。导致英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的最重要因素是
| A.自由主义政策 | B.政府制定的政策 | C.两次科技革命 | D.对外扩张的推动 |
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没有一个曼彻斯特的工人没有钟表,这是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他们)最通常的物品是那小小的荷兰机械,有一个忙碌的摆,在整个世界面前公开并公正地摆动着。”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曼彻斯特
| A.钟表工业非常发达 | B.工业革命强化了人们的时间观念 |
| C.英国工人消费水平较高 | D.工人勤奋劳作使贫富差距缩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