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使生产工具,从而使生产关系,从而使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革命化”,“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乡村从属于城市”,“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 从属于文明国家”等等。能为上述结论提供事实依据的选项有
①资本原始积累 ②资产阶级革命 ③海外扩张 ④工业革命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下面三幅图片反映了同一历史主题。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该历史主题的是()
| A.《资政新篇》 | B.《共产党宣言》 |
| C.《天朝田亩制度》 | D.《海国图志》 |
杰里·本特里在《新全球史》说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流感发生了,……已经夺去了2000多万人的生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不是导致1918—1919年流感的直接原因,但是战时陆路和海上贸易可能导致了这场传染病的蔓延。……从北极的小村庄、印度和美国拥挤的城市到欧洲的战场。”这表明()
| A.工业革命对社会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 B.一战是导致疾病传染的主要原因 |
| C.高效率的交通运输使得人口流动频繁 | 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加速疾病传播 |
逻辑方法中的归纳,是从大量个别现象中概括出一般性认识的思维方式。对多种事物、现象抽取其共同之处加以概括,形成用以表达这种共同性质的概念、范畴、命题、论述等,即为归纳。下表归纳正确的是()
| 选项 |
具体事物、现象 |
一般性认识 |
| A |
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斗资批修 |
中共光辉历程 |
| B |
《权利法案》、1787年宪法、1875年宪法 |
近代民主制度确立与发展 |
| C |
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
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
| D |
《唐璜》、《悲惨世界》、《等待戈多》 |
浪漫主义 |
从罗斯福以“新政”为口号竞选总统,到“新政”的整个实施过程,美国国内有学者认为,“罗斯福新政抛弃了美国传统的、至为宝贵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走上了一种类似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最终会使美国走上政治‘非民主化’道路。”该观点主要说明了()
| A.新政完全放弃传统的自由经济发展模式 | B.新政试图引导美国走社会主义道路 |
| C.美国国内在摆脱危机的道路选择上有分歧 | D.新政有使美国陷入极权政治的危险 |
如果将价格革命前欧洲拥有的货币总量设为100,按传统方式收取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地主拥有的货币总量(m)设为60,商人、新兴资产阶级、新贵族拥有的货币总量(n)设为40,若价格革命后欧洲货币总量上升为1000,那么,下列关于m、n的四组数据的推理判断可能正确的是()
| A.m=900,n=100 | B.m=800,n=200 |
| C.m=600,n=400 | D.m=400,n=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