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清莲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1991年,他准确测得In的原子量为114.818,被国际原子量委员会采用为新的标准值。这是原子量表中的首次采用我国测定的原子量值。已知In的原子结构如图所示,则下列关于In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In为长周期元素 |
B.In为过渡元素 |
C.In易导电导热 |
D.In在反应中容易失电子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铜丝能导电,所以铜是电解质。 |
B.氯化钠晶体不导电,所以氯化钠不是电解质。 |
C.氯化氢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氢是电解质。 |
D.SO3溶于水能导电,所以SO3是电解质。 |
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Al2(SO4)3 = 2Al3+ + 3SO42─ | B.AlCl3 = Al3++Cl3─ |
C.C2H5OH = C2H5O─ +H+ | D.NaHCO3= Na++ H++CO32─ |
科学家已发现一种新型氢分子,其化学式为H3,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H3和H2相同的是()
A.原子数 | B.分子数 | C.体积 | D.物质的量 |
下列各组可用同种方法除去杂质(括号内物质)的是()
A.植物油(水)与乙醇(水) |
B.Fe(OH)3胶体(NaCl)与淀粉溶液(NaCl) |
C.泥水(淀粉溶液)与 Fe(OH)3胶体(FeCl3) |
D.氧化钙(碳酸钙)与NaHCO3(Na2CO3) |
下列操作中,完全正确的是()
①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应浸没在液体中
②给盛有液体的体积超过容积2/3的试管加热
③把鼻孔靠近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
④把试管平放,用纸槽往试管里送入固体粉末,然后缓慢竖立试管
⑤用坩埚钳夹取加热后的蒸发皿
⑥将胶头滴管垂直伸进试管内滴加液体
⑦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A.①④⑤ | B.②⑤⑥ | C.④⑤⑦ | D.⑤⑥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