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____wzy______mm,游标卡尺的读数为____wzy______mm 在实验室里为了验证动量守恒定律,一般采用如图甲、乙两种装置:
①若入射小球质量为m1,半径为r1;被碰小球质量为m2,半径为r2,则
A.m1>m2 r1>r2 B.m1>m2 r1<r2
C.m1>m2 r1=r2 D.m1<m2 r1=r2
②若采用乙装置进行实验,以下所提供的测量工具中必需的是(填字母)
A.直尺 B.游标卡尺 c.天平 D.弹簧秤 E.秒表
③设入射小球的质量为m1,被碰小球的质量为m2,则在用乙装置实验时(P为碰前入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所得“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结论为(用装置图中的字母表示)
在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中,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初步结果图,虚线是玻璃砖的位置,P1、P2、P3和P4是四枚大头针的位置.
(1)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度,实验中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大头针P1和P2、P3和P4的间距要适当大些 |
B.大头针P1和P2、P3和P4的间距要适当小些 |
C.P1P2与玻璃砖边间的夹角越大越好 |
D.选择玻璃砖时,玻璃砖的宽度应适当大些 |
(2)在已经得到的初步结果图的基础上,按实验要求将该图补充完整,并在图上标出计算玻璃的折射率n需要的物理量.折射率n的计算式是n=
.(请用补充完整后的图中标出的物理量表达,并说明式中各物理量的物理意义).
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所用的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 1000 mL溶液中有纯油酸0.6 mL,用注射器测得 l mL上述溶液有80滴,把1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内,让油膜在水面上尽可能散开,得到油酸薄膜的轮廓形状和尺寸如图所示,图中正方形格的边长为1 cm,则可求得:
(1)油酸薄膜的面积是_____________cm2.
(2)油酸分子的直径是______________ 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利用单分子油膜法可以粗测分子的大小和阿伏加德罗常数.如果已知体积为V的一滴油在水面上散开形成的单分子油膜的面积为S,这种油的密度为,摩尔质量为M,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_
如下图所示是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仪器,虚线框内给出了原、副线圈导线的绕法,实验前已查明电流表中电流从左接线柱流入时指针向左偏.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答卷对应的图上连接好实验电路.
(2)若实验中原线圈插入副线圈后,开关S闭合的瞬间,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试在电路连接图中标出电源的正、负极.
(3)若将原线圈拔出,则拔出时电流表指针向________偏.
(1)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小球做平 抛运动的轨迹,为了能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通过调 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不同
C.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
D.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相接触
(2)在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坐标纸,已知坐标纸方格边长a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求:vb.
(3)如图 a是研究小球在斜面上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每次将小球从弧型轨道同一位置静止释放,并逐渐改变斜面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夹角θ,获得不同的射程x,最后作出了如图b所示的x-tanθ图象。则:
由图b可知,小球在斜面顶端水平抛出时的初速度v0=m/s。实验中发现θ超过600后,小球 将不会掉落在斜面上,则斜面的长度为m。(g取10m/s2)
(4)若最后得到的图象如图c所示,则可能的原因是。
A.释放小球的位置变高
B.小球飞行时遇到较大阻力
C.释放小球时有初速度
D.小球与斜槽间的摩擦较大
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曾经猜想地面上的重力、地球吸引月球与太阳吸引行星的力遵循同样的“距离平方反比”规律,牛顿为此做了著名的“月一地”检验。牛顿根据检验的结果,把“距离平方反比”规律推广到自然界中任意两个物体间,发现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万有引力定律。
“月一地”检验分为两步进行:
(1)理论预期:假设地面的地球吸引力与地球吸引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引力是同种力,遵循相同的规律。设地球半径和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和r(已知r=60R) 。那么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向心加速度与地面的重力加速度
的比值
1: 。
(2)实测数据验算: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半径r=3.80×108m,月 球运行周期T=27.3天=s,地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9.80m/s2,由此计算月球绕地 球运行的向心加速度a´与地面的重力加速度
的比值
=1: 。
若理论预期值与实测数据验算值符合,表明,地面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月球所受地球的引力,与太阳、行星间的引力,真的遵从相同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