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甲乙两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曲线示意图,读图比较后回答:

(1)图甲乙两地所在的(南、北)半球是甲是        半球,乙是      半球。
(2)当乙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时,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    )
A.华北地区正种小麦   B.江淮地区正收花生  
C.三江平原正收小麦    D.阿根廷正收棉花
(3)乙地若位于非洲大陆西岸,则沿岸的洋流名称是      。
(4)乙地可能位于下列的哪一地区 (    )                        
A.亚马孙平原   B.沪宁杭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  D.湄南河三角洲
(5)甲地若位于大陆东岸其自然带名称是           ,若位于大陆西岸其气候类型则是                   
(6)乙地若位于亚洲则其气候类型是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新网12月26日电:中国海军舰艇编队今天下午13时45分宣布从三亚启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总航程4500海里,预计用时10天左右抵达任务海区。
材料二: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航线示意图

(1)舰艇经过马六甲海峡时,风浪较(大或小),其主要原因是
(2)三亚至亚丁湾航线附近陆地地区的气候类型有。(双项选择)

(3)该季节印度半岛盛行风,其成因是

读图及表,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造成①、②两地年均温差异及以①、③两地年降水量差异的原因:
(2)分析④地降水量高于⑤地的原因。
(3)分析⑥、⑦两地年均温接近,但降水量差异较大的原因。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图中半岛的气候特征并分析其成因:
(2)A、B、C三处盐度最高的是,盐度最低的是 __。
(3)图中运河名称是_______,其地理意义有:有:

阅读分析资料和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抗日战争爆发后,苏联援华物资通过西北陆路达到中国,英美物资通过香港、越南和1938年开通的滇缅公路运到中国。威廉·凯宁在《飞地驼峰》一书中指出:“从这方面看,中国维持战争的能力完全变成了一个供应问题。”1942年3月,中国和美国合作,开辟了从印度阿萨姆邦汀江至中国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空中航线──驼峰航线。中、美通过这条航线,将大量的物资空运到中国境内,并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

(1)简要说明驼峰航线穿越地区的主要地形特征。
(2)当时的运输机沿该航线飞行面临的主要困难有哪些?

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土尔扈特汗国和伊犁河各地都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但水草丰美,适合游牧业的发展。分别说明两地水资源丰富的原因。
(2)土尔扈特在回归造中历经艰辛,其中来自自然的威胁主要有哪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