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司机张某在行车过程中,违反了交通规则,交警扣留了张某的驾驶证,张某觉得处罚太重,此时,张某可以行使:

A.批评权 B.申诉权 C.检举权 D.建议权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揠苗助长”事与愿违,“庖丁解牛”则事半功倍。
16.“揠苗助长”的错误主要在于
A.没有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B.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
C.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规律的客观性
D.夸大了客观条件对主观能动性的制约作用
17.“庖丁解牛”之所以事半功倍,从哲学上看是因为
A.他尊重规律,能在事物的运动中把握规律
B.他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利用规律为人类谋福利
C.他能够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D.他具有创造性思维,认识了一切规律
18.两个寓言故事所反映出的不同结果共同说明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巨大的反作用
B.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自觉地利用和创造规律
C.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D.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规律为基础

人们能看到苹果落地,却看不到规律。这是因为

A.苹果落地是现象
B.规律是人无法直接感知的
C.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必然联系
D.规律是现象的表现

“谁挥鞭策驰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

A.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B.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制约客观规律
C.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纷繁复杂的大自然,人们对它是无能为力的

下列对规律含义理解正确的有
①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联系 ②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本质联系 ③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必然联系 ④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宋朝有位画家叫文与可,在他住所周围长满了竹子。他一年四季观察竹子的变化,对竹叶、竹枝在各个不同时节的形态、姿态有透彻的了解,因而他画出的竹子生动逼真。有诗云:“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胸有成竹”这个成语流传至今。上述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C.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
D.意识具有不依赖于物质而存在的特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