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金砖四国”(BRIC)引用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英文首字母。由于该词与英语单词的砖(Brick)类似,因此,被称为“金砖四国”。南非加入后,其英文单词,变为“BRICS”,并改称为“金砖国家”。2011年4月1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在中国三亚举行,五国领导人商讨如何协调应对重大国际问题,如何深化和扩大彼此间合作,如何加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等问题。对四个国家的描述与表中显示数据结果不相符的是
A.①国城市化进程减缓 | B.②国人口增长缓慢 |
C.③国城市化水平最高 | D.④国经济发展最快 |
表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A.俄罗斯、印度、巴西、中国 | B.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 |
C.巴西、印度、中国、俄罗斯 | D.印度、巴西、俄罗斯、中国 |
从经济上看,“金砖四国”的差别很大。巴西被称为“世界原料基地”,俄罗斯被称为“世界加油站”,印度被称为“世界办公室”,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关于上述称谓理解错误的是 ( )
A.巴西是矿产资源、农业资源大国 |
B.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为其经济增添了双翼 |
C.印度是软件工业大国,班加罗尔是其软件业代表城市 |
D.中国利用充足的原料能源驱动了经济繁荣 |
下图为某区域的水系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造成图中甲乙两河水系特征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候 | B.地形 | C.植被 | D.补给 |
图中东部河流的水能开发程度普遍不高,是因为
A.流量小,水力资源不丰富 | B.地形陡峭,不利于蓄水 |
C.山高谷深,工程建设困难 | D.多国际性河流,合作开发不便 |
图中东部数值比西部高,是因为
A.东部自然灾害种类比西部多 | B.东部人口比西部多 |
C.东部单位面积上的经济产值比西部高 | D.东部单位面积上的灾害数量比西部多 |
关于图中四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地春季常有旱灾 | B.乙地夏季常有涝灾 |
C.丙地秋季常有台风 | D.丁地冬季常有寒潮 |
下图为欧洲西部四图2008年各种能源消费结构图,完成下列各题。图中平均消耗每单位能源二氧化碳排放量最低的国家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依据图,可推知
A.甲国常规能源丰富 |
B.乙国水能蕴藏量大 |
C.丙国地形以平原为主 |
D.国际油价上涨对丁国影响很大 |
下图为某地“蔗•牛•菇”循环经济模式图,完成下列各题。该地可能位于我国的
A.山东 | B.甘肃 | C.广西 | D.内蒙古 |
该循环经济产业模式
A.饲养奶牛比饲养肉牛每亩多获利5600元 |
B.推广菇泥还田,利于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 |
C.实现产业衔接和资源的高效利用 |
D.受交通条件影响较小 |
读“我国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分布直方图”,回答下列各题。西南地区成为我国六大区中,出现特大型、较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多的地区,最主要原因是
A.降水量大,经常有山洪爆发 | B.人类活动,造成植被破坏严重 |
C.地形崎岖,地质条件复杂 | D.地势高峻,位于阶梯交界处 |
一般而言 ,泥石流在我国的发生频率是
A.夏季大于冬季 | B.北部多于南部 |
C.西部多于东部 | D.春季大于秋季 |
下图为我国四个地区荒漠化土地的分布图(阴影为荒漠化土地).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荒漠化的形成因素,正确的一组是
A.甲—冻融作用乙一盐碱化丙——风蚀作用丁一水蚀作用 |
B.甲一过度放牧乙—盐碱化丙——风蚀作用丁—冻融作用 |
C.甲—冻融作用乙—水蚀作用丙一盐碱化丁一过度樵采 |
D.甲—风蚀作用乙一盐碱化丙—过度垦殖丁—水蚀作用 |
图中①②③④四城市降水由由多到少依次排列为
A.②④①③ | B.④②①③ | C.④②③① | D.④①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