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金砖四国”(BRIC)引用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英文首字母。由于该词与英语单词的砖(Brick)类似,因此,被称为“金砖四国”。南非加入后,其英文单词,变为“BRICS”,并改称为“金砖国家”。2011年4月1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在中国三亚举行,五国领导人商讨如何协调应对重大国际问题,如何深化和扩大彼此间合作,如何加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等问题。对四个国家的描述与表中显示数据结果不相符的是
A.①国城市化进程减缓 | B.②国人口增长缓慢 |
C.③国城市化水平最高 | D.④国经济发展最快 |
表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A.俄罗斯、印度、巴西、中国 | B.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 |
C.巴西、印度、中国、俄罗斯 | D.印度、巴西、俄罗斯、中国 |
从经济上看,“金砖四国”的差别很大。巴西被称为“世界原料基地”,俄罗斯被称为“世界加油站”,印度被称为“世界办公室”,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关于上述称谓理解错误的是 ( )
A.巴西是矿产资源、农业资源大国 |
B.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为其经济增添了双翼 |
C.印度是软件工业大国,班加罗尔是其软件业代表城市 |
D.中国利用充足的原料能源驱动了经济繁荣 |
产业革命时期形成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A.“低—高—低”模式 | B.“高—高—低”模式 |
C.“高—低—高”模式 | D.“低—低—低”模式 |
人口增长的快慢取决于:
A.人口自然增长率 | B.出生率 | C.死亡率 | D.生育率 |
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跟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进或南退而移动。图3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21-22题。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移到图示位置时
A.华北地区高温多雨 |
B.副热带高压南侧洋面处于台风活动期 |
C.台湾海峡受上升气流影响而多雨 |
D.长江-三角洲地区都吹东北风 |
下列诗句描述的降水情景,可能出现在图示时期的是
①清明时节雨纷纷 ②黄梅时节家家雨
③雨滴梧桐秋夜长 ④清风细雨湿梅花
A.①③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读某区域图,完成19-20题。图中M国东西两侧的海域分别是()
A.地中海红海 |
B.挪威海波罗的海 |
C.北海地中海 |
D.波罗的海北海 |
该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 |
B.亚寒带针叶林 |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
读“地质剖面及水循环”示意图完成17-18题:关于M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背斜山②向斜山
③内力地貌 ④外力地貌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关于图示地区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N为变质作用 |
B.N发生在F之后 |
C.M的形成与②无关 |
D.图示地区地貌的形成以内力作用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