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某区域的水系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造成图中甲乙两河水系特征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植被 D.补给

图中东部河流的水能开发程度普遍不高,是因为

A.流量小,水力资源不丰富 B.地形陡峭,不利于蓄水
C.山高谷深,工程建设困难 D.多国际性河流,合作开发不便

图中东部数值比西部高,是因为

A.东部自然灾害种类比西部多 B.东部人口比西部多
C.东部单位面积上的经济产值比西部高 D.东部单位面积上的灾害数量比西部多

关于图中四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地春季常有旱灾 B.乙地夏季常有涝灾
C.丙地秋季常有台风 D.丁地冬季常有寒潮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2009年2月2日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全国气象旱涝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造成华北地区干旱的天气系统是(  )

A.气旋 B.准静止锋 C.高气压 D.暖锋

监测干旱发展动态主要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全球定位系统 B.遥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城市空气可吸入性颗粒物PM10(直径≤10微米)及细颗粒物PM2.5(直径<2.5微米)的浓度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汽车尾气,工业粉尘的排放均是该类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下图为南京市某年冬季,春季、秋季三个季节PM10、PM2.5浓度的季节和空间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乙、丙分别代表的区域是 ()

A.交通干道旁、居民生活区、商贸饮食区
B.居民生活区、交通干道旁、商贸饮食区
C.交通干道旁、商贸饮食区、居民生活区
D.居民生活区、商贸饮食区、交通干道旁

图中秋季PM10污染物浓度低,原因可能是 ()

A.秋季降水少 B.大气流动性强
C.工业粉尘排放少 D.交通流量小

我国淮河流域频发洪水,每年都必须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抗洪救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淮河多水灾的原因是(  )
①支流多 ②每年南北支流同时进入汛期 ③流域内落差小 ④气候异常 
⑤湖泊淤积 ⑥季风活动的年际变化大⑦下游河道淤塞,泄洪能力小

A.②④⑤⑥⑦ B.①③⑤⑥⑦ 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⑦

下列治理淮河水灾的措施,正确的是(  )

A.移民建镇,退田还湖,平垸行洪
B.因洪泽湖泥沙淤积严重,截断淮河与洪泽湖的水道联系
C.加固大堤,利用京杭运河水道排泄洪水
D.上游修建水库,拦蓄洪水;中游修蓄洪分洪工程;下游开挖整治入海入江水道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地区发生9.0级特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有20多个国家发布海啸警报。据此并参照图,完成下列问题。

此次地震成因是 ( )

A.板块张裂引起 B.位于板块交界附近
C.火山活动引发 D.位于板块内部地区

特大地震发生时,正值中国北方沿海盛行 ( )

A.西北风、北风 B.东北风、南风
C.西南风、北风 D.东北风、东风

特大地震发生后,发布海啸警报的国家均临 ( )

A.大西洋 B.太平洋 C.北冰洋 D.印度洋

观测机构修订了本次地震震级,主要是由于震级大小 ( )

A.具有不同的划分依据 B.与地震烈度成正比
C.取决于测量位置 D.与地震的测定技术有关

日本与我国一水之隔,这里的“一水”是指 ( )

A.日本海 B.渤海 C.黄海 D.东海

镉主要与锌矿、铅锌矿、铜铅锌矿等共生,是炼锌业(有色金属冶炼业)的副产品。镉通过废气、废水和废渣排入环境,比其他重金属更容易被农作物所吸附,从而进入食物链,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农业产区的农作物镉含量最有可能超标的是(  )

A.松花江流域 B.淮河流域
C.雅鲁藏布江流域 D.湘江流域

某研究机构对我国镉污染地区江河进行采样,以下月份中水样镉浓度最低的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