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好历史的小王正在看李锐的回忆录书《庐山会议实录》,其中有这么一段描述:1959年六七月间,国务院秘书厅的干部在自由议论学习中,从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看,认为进行□□□的条件根本不成熟,发展也太急太猛。由于印刷问题,有几个字看不清楚,你认为“□□□”应该是
A.人民公社 | B.大跃进 |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 D.一五计划 |
有学者在评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说:对中国发展而言,小岗村既是成功的,但也有不足。下列对“不足”的分析,正确的是
A.没有解决农民的生产经营权 |
B.没有改变农民的土地所有权 |
C.没有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
D.没有促进农村经济的规模发展 |
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②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③安徽凤阳县农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
④中共中央首次突破把“包产到户”等同于资本主义的观念
A.③①④② | B.③④①② |
C.③②④① | D.①③④② |
1912年,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成立,它在《发起趣旨》中说:“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喁喁望治之民,可共此运会,建设我新社会,以竞胜争存,而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以上材料主要说明
A.辛亥革命引发了中国的产业革命 |
B.共和政体保证了国内公平竞争 |
C.民国建立激发了国人投资实业的热情 |
D.民主共和的实现提升了民众爱国意识 |
下列诗句中,反映了唐代“市”的发展已打破时间限制的是
A.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
B.夜市买菱藕,春船载绮罗 |
C.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
D.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
历史学科要求一份证据说一份话。下表中关于古代中国农业发展的推论与史实不符的是
选项 |
史实 |
结论 |
A |
秦国“以牛田” |
秦国已普遍采用了牛耕技术 |
B |
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 |
政府重视农业是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
C |
《四民月令》在汉代成书 |
农业经验的总结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
D |
东汉出现了一牛挽犁 |
该技术有利于牛耕技术的普及和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