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历代王朝一向把外国视为夷狄,而以天朝上国自居,认为“荒服之外,无非藩属,悉我从仆”,造成这种心态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是当时世界文明的中心,周边民族尚未开化
B.周边民族是游牧文明,中国农业文明优于其他文明
C.封闭的地理环境以及由此形成的小农经济造成自大心态
D.这是客观现实的、直接的、真实的反映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两伊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示材料说明当时(  )

中间地带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指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指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两部分都反对美国的控制。在东欧各国则发生反对苏联控制的问题。
——毛泽东

A.中美关系已经实现正常化
B.中国已有反霸统一战线构想
C.中国积极参与不结盟运动
D.中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政策

在亚非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处理国家间关系的“求同存异”原则。这一原则的提出实质反映了亚非国家间(  )

A.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B.存在着严重的边界冲突
C.宗教信仰存在差异 D.对“共产主义”看法不同

马英九在2012年发表台湾地区领导人胜选感言时说,是“九二共识”帮助他赢得了选举,而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在检讨败选原因时也不得不强调要深刻检讨民进党的两岸政策。这充分说明“九二共识”(  )

A.已获得海峡两岸所有人的认同
B.是海峡两岸和平合作的前提和基础
C.已获得民进党认同
D.为有效遏制“台独”提供了法理基础

如下图是1968年发行的一枚邮票,当时邮电部通知:“决定破例在贴用邮票时,不予盖销。另在邮件封面上空白处加盖收寄日期。”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  )

A.反映了青年毛泽东求学经历
B.讴歌了抗日战争的峥嵘岁月
C.描绘了解放战争的壮阔场面
D.折射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狂热情结

《中国大趋势》作者奈斯比特认为,中国政府非常稳定,政策非常持续,没有被竞选左右的思维模式。西方的问题就是由于竞选导致各个党派互相竞争,他们只能通过达成共识来实施政策,而中国一直在进行长期的战略计划、规划。这表明奈斯比特(  )

A.肯定中国共产党一党执政的优势
B.认为中国中央集权制度具有积极作用
C.称赞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认为西方制度不适合中国的国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