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回答下面3题。

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图中A、B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①多山的地形   ②干旱的气候  ③对外联系不便   ④生产方式落后   ⑤水资源短缺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2年10月25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这标志着我国自行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又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下列不属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范畴的是()

A.野外考察时用以空间定位
B.为行驶的汽车提供精密的速度、时间信息
C.为飞行的民航客机提供三维坐标
D.为无线移动电话用户提供实时的通信业务

下图示意我国“T”字型点轴开发模式,“点”指各级居民点和中心城市,“轴”指由交通、通讯干线和能源、水源通道连接起来的“基础设施束”,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关于图中“沿江产业带”与“南北轴”相交处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有()

A.是华北平原上的铁路枢纽
B.是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
C.位于大河干、支流交汇处
D.有色冶金工业发达的传统工业中心

沿“西北轴”自然环境的特征是()

A.气温日较差向内陆逐渐增大
B.降水量向内陆逐渐增大
C.自然带符合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地跨黄河、长江、塔里木河流域

雨林生态脆弱的表现不包括( )

A.雨林生物循环旺盛,土壤养分很少积累和补充
B.雨林生长所需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C.雨林地区降水丰沛,淋溶作用强烈
D.热带雨林地区,水热资源丰富,植被破坏后,很快可以恢复

下图显示包兰铁路宁夏沙坡头段某处的景观。其中草方格沙障是为保护铁路而建的工程设施。草方格沙障的主要作用有 ()

①能使地面粗糙,减小风力②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
③减少蒸发,防止土地盐碱化④涵养水源,减轻水土流失

A.③④ B.②④
C.①③ D.①②

读 “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对比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
C.过度采矿 D.过度养殖

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