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某区域年日照时数等值线图,回答下列小题。

导致年日照时数自乙地向甲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高度 B.地形
C.大气环流 D.白昼长短

导致乙地年日照时数比丙地少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高度 B.地形
C.大气环流 D.海陆位置

图中四地与其对应的农业限制性因素的组合,正确的是(   )

A.甲地—水源 B.乙地—热量
C.丙地—盐碱 D.丁地—光照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当北京时间为3月21日12时时,全世界有

A.多一半的地方是3月21日 B.恰好一半的地方是3月20日
C.恰好一半的地方是3月22日 D.少一半的地方是3月21日

公元前28年,曾有记载:“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大气层中的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大气层

有关人类对太阳辐射能的利用,正确的表述是

A.太阳能发电站、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等都是人类对太阳辐射的直接利用方式
B.人类利用的煤、石油、水能、风能、生物能等不是地球自身产生的能源,与太阳活动关系密切
C.人类开发利用的潮汐能是由太阳辐射产生的
D.我国是利用太阳能最早的国家

2007年4月,欧洲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有生命迹象的太阳系外行星。该行星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A.行星上有岩石
B.行星上有液态水与适宜的温度
C.行星的表面比较平坦
D.行星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
①干扰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
②低纬度地区能看到极光现象
③产生“磁暴”现象
④诱发地震和火山爆发,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