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手,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世界舞台上“巨人”的握手,有时会引起国际社会的“震动”。以下对三幅图片的“握手”的解读正确的有 ( ) ①图1握手的主角是斯大林与毛泽东,有利于打破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
②图2握手的主角是尼克松与毛泽东,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③图2握手的主角是卡特与毛泽东,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④图3握手的主角是五大常任理事国首脑,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1980年中美达成协议:由美方提供设备、由中方技术人员操作,在中国新疆的奇台和库尔勒建立监测苏联核武器和导弹试验的监测站,所获情报中美共享。”这段材料可以用来佐证()
A.中美已结成军事同盟 | B.中美已妥善解决意识形态的分歧 |
C.国家利益决定外交关系 | D.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已初见成效 |
阅读《20世纪联合国亚非拉国家数量表(单位:国家数)》。下列关于表格的解读正确的是()
40年代末 |
50年代末 |
60年代末 |
70年代末 |
80年代末 |
|
亚洲 |
15 |
23 |
29 |
36 |
37 |
非洲 |
4 |
10 |
42 |
50 |
51 |
拉美 |
20 |
20 |
24 |
29 |
33 |
A.第三世界力量在六十年代以后迅速发展
B.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中居主导地位
C.亚非拉国家摆脱了美苏超级大国的控制
D.参加不结盟运动的国家逐年增加
阅读下列建国初期与中国建交国家及建交时间表(1955-1962年),这一表格反映的史实是()
时间 |
国家 |
时间 |
国家 |
1955年 |
阿富汗、尼泊尔 |
1959年 |
苏丹、几内亚 |
1956年 |
埃及、叙利亚、也门 |
1960年 |
加纳、古巴、马里、索马里 |
1957年 |
斯里兰卡 |
1961年 |
刚果(金)、老挝 |
1958年 |
柬埔寨、伊拉克、摩洛哥、阿尔及利亚 |
1962年 |
乌干达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准则 B.“求同存异”方针得到了普遍支持
C.亚非会议开启中外关系的新局面 D.不结盟运动推动亚非国家新联合
吉尔伯特·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一文中宣称:中国共产党人是在20世纪的民族主义和反对帝国主义的气氛中成长起来的,它强调反对强权,与弱小、不发达的“农村”国家为伍,反对“城市”国家。支撑这一观点的典型事例是()
A.实行“一边倒”的方针 | B.出席日内瓦会议 |
C.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D.参加亚非万隆会议 |
抗美援朝,是抗美援朝战争和抗美援朝运动的统称,是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群众性运动。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这一历史事件从国际角度体现了()
A.维护新中国利益,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
B.“一边倒”,反击美国在亚洲的“包围圈” |
C.遏制美国“扶蒋反共”政策 |
D.为完全解决朝鲜问题奠定了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