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09年2月6日,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工作小组发布公告,就“高中取消文理分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等20个问题继续公开征求意见,问计于民。社会各届人士以强烈的主人翁意识踊跃参与,纷纷通过电子邮件、信件和教育部门户网站等多种渠道发表意见和建议。
材料二、人民网等知名网站设立“留言板”,广大网友通过留言板向中央领导、部委领导、省委书记、知名企业、地方领导提出意见建议、投诉请求、反映情况。截至2010年7月,公开回复人民网网友留言的省级党政“一把手”己累计达到41位。
请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上述材料中公民上网发表意见,体现了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哪种形式(4分)?
⑵如何认识广大网友通过网络留言板与领导的沟通?(8分)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迅速腾飞,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问题一:一些地方和行业片面追求GDP的增长,使环境、资源问题严重恶化;同时,发展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凸显,严重影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现的提出,为我国在新时期实现经济稳定发展、社会均衡发展、创建和谐社会,指明了道路。
(1)根据问题一,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分析我国应如何创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稳定发展、社会均衡发展?(12分)
问题二:收入分配差距日益悬殊。目前,我国收入最高10%群体和收入最低10%群体的收入差距,从1988年的7.3倍已经上升到23倍。在2012年10月17日召开国务院常务会上,温家宝总理表示,将在第四季度制订《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总体方案》。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总体方案的起草工作于2004年启动,胎动了八年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不时传出即将出台的好消息,但也间或有一些让人倍感艰难的信号出现,这说明改革方案背后利益博弈的艰难。
(2)请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唯物辩证法原理,分析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出台既然公众期待为何又如此艰难?
材料一: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由于经济发展模式转换、体制深层次改革和全方位对外开放正在加速转型,我国社会管理的风险和难度加大,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还不少。为此,我们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着力在社会管理的创新发展、突出特色、突破难点、强化机制、改善管理、服务群众、整体推进上下功夫,力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材料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1)结合材料一,运用实践的观点分析我国现阶段社会管理工作的特点与要求。
(2)根据材料二,有同学认为: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就是增强矛盾的同一性;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就是要消除矛盾的斗争性。请谈谈你对此观点的认识。
在学习了“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后,某中学高三(1)班同学决定围绕“提高文化道德修养,构建和谐校园,提升校园文化”这个主题开展探究学习。下面是他们收集到的材料:
材料一 在日常的学习中,有一些学生只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忽视思想道德修养。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家庭教育中忽视了德、智、体全面发展,过分看重孩子的文化成绩。
材料二 近年来,“考试作弊”、“给同学起外号”、“耻笑身体有缺陷的同学”、“乱扔垃圾”等现象在校园里有所抬头。
(1) 你认为学生只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忽视思想道德修养有何危害?
(2)高三(1)班就“提高文化道德修养,构建和谐校园,提升校园文化”向全校发出了倡议,如果你是该校的一名学生,你准备如何去做?
校园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及各种校园活动等各方面的校园文化在学校教育中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内涵,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目的和效果,影响着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成败。因此,我国必须大力发展先进的校园文化。
结合文化生活有关知识,简要回答应如何发展先进的校园文化?请你就改善校园文化建设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以世界之大,中华民族智慧之高,一定可以找到共容之道。只有中国大陆与台湾民间不断的交流,互相理解与包容,才能共融。
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说明两岸文化交流对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