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新年伊始,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出现了“用工荒”。在我国总体就业压力巨大的情况下,众多企业手握订单却招不到工人。某班同学就“用工荒”现象进行深入研究。阅读下列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前,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具有专业技术等级的专业技师严重短缺,技能等级越高,短缺程度越严重。其中,对一级技师的需求量是供给量的3.2倍。同学甲在探究“用工荒”的原因时,找到以下几则材料。
(一)一家大工厂招收开机床的工人,开出60元到80元一天的工资,但是要求能看懂机床构造图,由于劳务市场上没几个人能看懂,所以招不到工人。
(二)80后的小王在一家玩具厂做生产工人,半年后她顶不住车间的高温和长时间加班还不能及时获得报酬的困难,于是辞职回家。
(三)某工厂招聘普通技工,大学毕业生李某说:“也知道好的技工挣的比白领多,但说实话,我是不愿意再回头去做工人的。”
材料二 同学乙在网上看到某专家的观点,专家指出,除了全球经济步入复苏等因素外,企业升级速度与工人更新换代速度脱节、企业提供的职位及薪酬待遇无法留住“新生代”工人,则是导致“用工荒”的更深层次原因。
(1)“用工荒”会给沿海地区带来什么影响?
(2)结合材料一、二,你认为该怎样解决目前的“用工荒”问题?
中国与印度是世界上两大发展中国家和人口大国,两国都面临着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和促进国家快速发展的历史任务。今年以来,为了共同的国家利益,两国间扩大了经贸合作,加强各领域的交往,不断深化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协调与合作。
请从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角度回答:中印两国为什么要加强交流与合作?(8分)
从2010年起,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自治区的成就展在民族文化宫隆重举行,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如,内蒙古:城镇居民医保率80%,经济发展增速全国第一;新疆:60年来人均生产总值增至19893元,天然气产量全国第一;广西: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20倍,形成特色优势产业体系;宁夏:财政收入增长63~66倍,回汉和睦相处;西藏:50年经历大跨越,生产总值增长65倍。
结合政治常识知识,说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何优越性?
某县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县,为改变这一面貌,该县政府改革创新,他们的做法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自筹资金,修建了遍布全县的“三横四纵”标准化柏油公路;加大“软环境”建设力度,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和微笑服务活动,积极落实依法治县和以德治县方略;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封山造林,大力发展旅游业。现在,该县各项工作成绩斐然,面貌焕然一新。
上述材料体现了当地政府是怎样履行其职能的?
2010年2月27日,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新华网访谈室,接受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的联合专访。总理说道:“我一直认为群众有权利知道政府在想什么、在做什么,并且对政府的政策提出批评意见,政府也需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推进政府公开和决策的民主化。”“同历决策过程,共享决策成果”,这十二个字是今年来我国公民直接参与决策过程及其结果的写照。人们在参与民主决策的过程中真切感受到了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步伐,但也发现,还存在着征求公众意见信息宣传乏力,邀请公众参与方式单一、参与内容随意性强等缺陷。
(1)我国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参与民主决策过程?
(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有何重要意义?
阅读漫画,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漫画《打扫》反映了当前文化市场中什么文化现象?
(2)针对上述文化现象,请你对如何净化当前的文化环境提供一些合理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