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历时184天的世界博览会在中国上海举行。上海世博会的举行离不开财政的支持。国家发改委批准了80亿元的世博债券,上海市政府加大财政投入,进行场馆建设、道路建设、环境改造等,进而带动了新材料、旅游、金融、传媒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上海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材料是如何体现财政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发挥着重要作用的?(6分)
2013年10月15日,是航天英雄杨利伟驾乘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圆满完成中国人的首次太空飞行,一举实现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的十周年纪念日。10年来,踏着杨利伟的飞天足迹,包括刘洋、王亚平两位女航天员在内,中国已有10名航天员先后成功进入太空,其中,英雄航天员聂海胜、景海鹏还实现“梅开二度”。10年,10人,中国圆梦飞天创造出“十全十美”。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号,从神舟飞船到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中国载人航天实现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太空出舱到空间交会对接等一系列跨越式发展,已顺利突破天地往返、太空出舱、空间交会对接这三大载人航天基本技术,特别是实施中国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首次应用性飞行的神舟十号任务,通过在轨维修操作、太空授课、飞船绕飞及多方位交会技术等一系列空间试验和活动,为中国空间站建设积累宝贵经验并奠定坚实基础。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简要说明我国航天事业的科学发展历程。
材料一 2013年9月27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了最新的第五次评估报告。报告指出,过去50年全球气候变暖超过90%的可能性与人类使用的燃料产生的温室气体增加有关。在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部分国家、地区、企业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毫无约束地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使地球表面温度上升了1.4~5.8度,导致自然灾害更加频繁,物种灭绝速度加快,人类自下而上生存环境堪忧。
材料二气候变化问题是全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需各国通力合作,携手应对。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宣布将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到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二五”计划。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为进一步缓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在节能减排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大力加强舆论上的宣传和引导,培养企业经营者与广大消费者的节能环保意识,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1)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法的联系观分析全球气候变暖产生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
广西A市居民深切地感受到,过去的5年是A市居民不断走向富裕的5年。他们充分利用与B国接壤、语言相通的优势,大力发展边境贸易。现在,机械化渔船代替了传统的手划竹排,生产效率极大提高。村民的海产品收购、加工和销售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人大代表苏明芳还带领村民们发展旅游业,村民们开起了餐馆、旅店、商场,陆续发家致富。
A市居民致富的过程是如何体现辩证法联系观的?
2012年国庆长假高速公路免费引发的一系列乱象,让“免费”和“堵车”成了这个长假期间最热门的话题。有学者指出:任何一项政策出台前,需要相关部门深入基层,广泛收集专家、民众意见,充分考虑各种利弊,均衡各方利益,这样制定出来的政策才具有可行性。同时,还需要在多个地方进行试点,在实践中检验政策的可操作性,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以,假期出行免费政策的推行应该循序渐进,才能真正实现其初衷,更好地服务群众。
学者的观点是如何体现实践决定认识的?
中国古代道家提出“道法自然”,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要崇尚自然、效法天地,强调人必须顺应自然,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的境界。
运用唯物论有关知识,评析中国古代道家的生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