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晓行南谷①经荒村
柳宗元
杪秋②霜露重,晨起行幽谷。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
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机心③久已忘,何事惊麋鹿?
[注]①南谷:在柳宗元贬谪之地永州城南郊。②杪(miǎo)秋,即深秋。③机心:机巧的心计。语出《庄子》。
(1)诗的颔联和颈联是怎样紧扣“秋”字写景的?请试作分析。
(2)这首诗尾联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试作简要分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鹧鸪天
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①行穿竹,卷罢《黄庭》②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③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注释]①玉瀣:美酒。 ②《黄庭》:道家经典著作。③元:通假字,同“原”。
请分析首句中“苍烟落照”四字的作用。
这首词抒写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联系具体词句进行分析。 (6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芜城[注]
李端
昔人登此地,丘垄已前悲。
今日又非昔,春风能几时?
风吹城上树,草没城边路。
城里月明时,精灵自来去。
[注]芜城:荒芜的城市。
这首诗的前两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这首诗的后两联描绘出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

下列有关诗句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这里用了比兴的手法,由泻水于地起兴,通过平凡的日常生活现象揭示人生穷达各殊的道理,反映了当时门阀制度对人材的扼杀,耐人咀嚼。
B.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乐景写哀情,“映阶碧草”、“隔叶黄鹂”突出了春色之怡目,好音之悦耳。然诗人用一个“自”、一个“空”,则突出了丞相祠堂却是如此凄凉寂寞,流露出对诸葛亮的深沉悲痛。
C.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诗人用典明志,以“塞上长城”自比,以为能成为一个抗敌的英雄;然而,壮志未酬,已生华发,以沉痛的笔调抒发了对苟安而不思抗金的投降派的极度愤慨。
D.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坼”一“浮”两个动词的运用,将洞庭湖水波涌连天的浩瀚与宏阔画面,好像把东边的吴地和南面的楚地一下子劈开了似的;湖水的汪洋广阔,似乎包容了整个宇宙。反衬出诗人的渺小与无助。

下列有关《长恨歌》中诗句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这里“一”和“百”形成映衬,又和“六宫”形成对比。只“一笑”,就能生“百媚”,见出杨妃的绝顶美艳与万种风情,为后文写她受到独宠作了铺垫。“粉黛”比喻六宫中的女性。
B.“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夜晚的宫殿中流萤乱飞,玄宗愁闷无语,悄然相思。一盏孤灯相伴,灯草挑尽,仍然辗转难眠。萤火虫的微弱光亮与无边的暮色形成强烈的对比。
C.“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西宫、南内到处都是枯黄的秋草;台阶上落满了红叶,无人清扫。这两句用凄凉的气氛,烘托出李隆基居处的荒凉冷落和后期生活的痛苦孤独、百无聊赖、缠绵悱恻。
D.“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杨贵妃身居仙山,生涯寂寞;听到玄宗派遣使节到来,她如玉的容颜流满了晶莹的清泪,就好像一枝梨花带着点点春雨。写出了她的凄美,哀怨。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游 月 陂
程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第三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