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引起的,下面一则当时美国一对母子的对话反映了哪方面的原因?“妈妈,为什么不生火?”“因为我们家没有煤了。”“为什么没有煤了呢?”“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钱买。”“爸爸为什么失业了呢?”“因为矿上出产的煤太多了。”
A.财富集中在少数人身上 | B.许多部门的生产严重过剩 |
C.证券市场的资金并没有投入生产领域 | D.美国盛行分期付款的购买方式 |
二战后初期,有政治家认为,当时美国在欧洲实施的某项战略措施“最初不过是一种经济手段,现在却成了美国武器库里对付苏联的一种主要武器。”这一措施是()
A.推行马歇尔计划 |
B.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
C.组建北约 |
D.倡议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
1918年1月,孙中山说:“此后我国形势,应注重于西北。若俄国现在之革命政府能稳固,则我可于彼方图大发展也。”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孙中山()
A.已经确立三大政策 |
B.决定走俄国人的路 |
C.认为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存在关联 |
D.确定了日后国民革命的战略 |
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是文学、艺术领域的主流。下列作品具有浪漫主义风格的是()
A.《蓝色的多瑙河》《拾穗者》 |
B.《巴黎圣母院》《自由引导人民》 |
C.《人间喜剧》《英雄交响曲》 |
D.《西风颂》《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
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双百”方针。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我国学术文化领域生机勃勃,硕果累累。“双百”方针是指()
A.艺术上“百花齐放”,学术上“百家争鸣” |
B.科技上“百花齐放”,文学上“百家争鸣” |
C.在全国总代帮助100各特困生,建立100所希望学校 |
D.在全国办好100所“211大学”,建立100个国家级学科基地 |
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资料主要有《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新民主主义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等。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可能是()
A.毛泽东思想 | B.“三个代表”理论 |
C.邓小平理论 | D.“科学发展观”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