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起源》一书对“宋”姓起源的解释:周武王克商灭纣,建立周朝,封微子(商王后裔)于商丘,建立宋国,共传36代,亡于楚国。宋亡国后,原王公之族散居各地,以原国“宋”为姓,乃成宋姓。上述解释中不能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 A.周朝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 B.周礼是维护中央集权统治的有利工具 |
| C.诸侯争霸是宋亡国的主要原因 | D.反映了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
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文中“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在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具体是指
| A.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
| B.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 |
| C.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
| D.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 |
马克思的《资本论》是把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学说置于牢固的科学基础上,这样说是因为
| A.《资本论》阐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这成为他两个伟大发现之一 |
| B.《资本论》阐述了无产阶级必将战胜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
| C.《资本论》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科学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
| D.《资本论》中阐述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步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并尽可能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
与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相比,第二次运动走向低潮的原因是
| A.群众斗争突破了非暴力的界限 | B.英国殖民者改变了统治策略 |
| C.运动达到了预期目的 | D.无产阶级政党开始掌握运动领导权 |
孙中山从“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客观上反映了 ①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加
剧②民族资产阶级继续保持了其革命性的一面③中国各革命阶级开始了联合斗争④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 | D.①③④ |
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说;“这是孙中山最具前瞻性的思想遗产,也是当时最为曲高
和寡的政治主张,但在百年之后却成为中国与世界面临的最为紧要的严重问题。”这段话评论的是
| A.民族主义 | B.民权主义 |
| C.民生主义 |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