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是凡尔登战役中激战过后德军遍地尸体的场景,关于凡尔登战役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①凡尔登战役发生在西线战场
②凡尔登战役的发动者是德国
③德国在凡尔登战役中的目标是迫使法国最终退出一战
④图片中的场景说明凡尔登战役及其残酷,这一战德军比法军伤亡更大
A.①③④ | B.①②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③ |
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这里的“封建制度”在我们现行历史教材中的提法是( )
A.分封制 | B.封建制度 |
C.君主专制制度 | D.中央集权制度 |
在英国1832年议会选举改革中,剥夺了人口在2000人以下的56个城镇议员的名额,而将这些名额分配给新的工业城市。这一改革举措最有利于()
A.金融资产阶级 | B.商业资产阶级 |
C.工业资产阶级 | D.工业无产阶级 |
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A.《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 B.国家权力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 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
英国法律规定国王是世袭的国家元首,是全国武装力量的统帅。其职权有:任免首相和大臣、高级法官,召开、终止议会会议,批准和公布法律等。但法律同时规定了“国王不能犯错误”的原则,使英王须根据他的大臣的建议执行职务。这些规定实际上()
A.加强了国王的权力 | B.使国王处在可有可无的位置上 |
C.限制了国王的权力 | D.反映了英国法律的不完善 |
钱乘旦、陈晓律在《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中写道:“大贵族的所有利益已经在下院得到很好的代理……工业和商业的利益却几乎全无代表!他们是国家最重要的利益所在,是国家财富和力量的源泉。相比之下他们代表不足,而和国家的累赘有千丝万缕联系的每一项利益,却被代表得足而又足。”由这种状况引发的运动的最终结果是()
A.无产阶级赢得被选举权 | B.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
C.垄断资本主义控制了国家政权 | D.工业资本家逐渐进入政权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