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四个地区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乙地处云贵高原,以畜牧业为主 ②甲、乙均是重要的粮棉产区
③丙、丁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其中丁地糖料作物以甜菜为主④丁地区属于商品谷物农业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图中四个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为
①甲地区要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②乙地区要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
③丙地区要注意中低产田的改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④丁地区要大力发展机械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但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量仍连续增长。据此完成问题。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 | B.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 |
C.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 | D.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 |
改革开放以来,下列粮食主要产区在全国商品粮食生产中的地位下降最为显著的是
A.太湖平原 | B.洞庭湖平原 |
C.汉江平原 | D.成都平原 |
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我国产粮大省。两省相比,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A.耕地面积广 | B.生产规模大 |
C.机械化水平高 | D.人口较少 |
读“某城市空间不同阶段的发展演变模式图”,回答问题。图中四个阶段按时间的发展演变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 B.②①④③ | C.②③①④ | D.①④③② |
图中发展阶段表明
A.①阶段以农业为主体,中心城市辐射作用明显 |
B.②阶段区域以小城镇为主,内部经济差异比较小 |
C.③阶段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已经形成 |
D.④阶段区域内部差异继续加大,区域处于不平衡状态 |
如图为中国劳动适龄人口(15~64岁)比重预测图。读图,回答问题:对2010年后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下降趋势的预测是基于
A.国家较早实施计划生育 |
B.国际劳工会大量输出 |
C.人口死亡率显著下降 |
D.人口自然增长率略有增长 |
中国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的下降
A.有助于解决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 |
B.短期内会导致中国劳动力不足 |
C.短期内会导致国外劳动力的大量输入 |
D.长远看会缓解中国就业压力 |
读我国部分省、市、区某年人口数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省市 |
人口总数(万人) |
年净增 人口(万人) |
出生率(‰) |
自然增长 率(‰) |
城市人口 比重(%) |
GDP(亿元) |
海南省 |
817.83 |
7.32 |
14.77 |
8.98 |
45.8 |
790.12 |
北京市 |
1 492.7 |
36.3 |
6.1 |
0.7 |
83.6 |
4 283.3 |
上海市 |
1 352.4 |
10.62 |
6 |
-1.2 |
90.3 |
7 450.27 |
新疆 |
1 963.11 |
29.16 |
16 |
10.91 |
21.8 |
2 200.15 |
北京市该年出生率只有6.1‰,而人口净增长却达到了36.3万人,主要原因是
A.自然增长人数多 | B.机械增长人数多 |
C.逆城市化现象 | D.死亡率低 |
该年四个省、市、区中死亡人数最少的是
A.海南省 | B.北京市 | C.上海市 | D.新疆 |
图2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第问题。图中所示山地
A.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 |
B.北坡热量条件差,林带上界比南坡低 |
C.南坡冰雪带下界因降水量大而较低 |
D.南北坡山麓水平距离造成基带差异大 |
该山地位于
A.喜马拉雅山脉 | B.天山山脉 |
C.祁连山脉 | D.昆仑山脉 |